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湖水位变化及对其流域与周边气候变化的响应
【6h】

青海湖水位变化及对其流域与周边气候变化的响应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气候变化背景

1.2青海湖及流域气候概况

1.3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

2.1资料选取

2.2研究方法

2.2.1线性倾向估计

2.2.2小波变换

2.2.3累计距平

2.2.4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分析

2.2.5曼—肯德尔(Mann-Kendall)突变分析

2.2.6滑动平均方法

2.2.7交叉谱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青海湖水位及其流域气候变化规律

3.1青海湖水位变化的基本特征

3.2青海湖水位年际差、月际差的变化

3.3青海湖水位年际差的小波分析

3.4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

3.5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青海湖流域面雨量及水面蒸发

4.1面雨量的计算

4.2青海湖湖面蒸发的计算

4.2.1青海湖蒸发公式的修订

4.2.2湖面蒸发的折算

4.3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青海湖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对水位月际差的影响

5.1面雨量对青海湖水位的影响

5.2湖面蒸发与青海湖水位的关系

5.3水位月际差变化分析

5.4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青海湖流域气候、水位变化对祁连山气候变化的关系

6.1祁连山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6.2祁连山气候变化分析

6.3祁连山区河流径流与青海湖流域河流径流比较

6.4祁连山气候变化与青海湖水位关系研究

6.5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7.1主要结论

7.2讨论

附录1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青海-流域常规气象资料与水文资料为基础,研究青海湖水位下降规律,流域气候变化特征,流域及周边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水位的影响。
   利用青海湖水位资料计算水位年际差与月际差。对水位月际差进行小波分析,发现青海湖水位同时具有准8a与准20a周期。在1964-1974年、1983-1992年及2003年以后水位月际差偏高。1975-1982年、1993-2002年水位月际差偏低。
   青海湖流域气候近50a来有变暖变湿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气温上升显著,蒸发有下降的趋势。利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面雨量。利用刚察站1958-2002年月蒸发资料修订适用于青海湖地区的彭曼公式。并且结合青海湖周边进行蒸发对比试验数据来计算湖面蒸发量。分析发现流域面雨量(湖面蒸发)与水位年际差有很好的正(负)相关关系。且前一年的面雨量对当年的水位年际差影响更明显。对月湖面蒸发量进行小波分析,发现月蒸发量存在与水位相同的240个月的周期。分析水位月际差发现上升最明显的是9月,下降较显著的是1月。对7-10月的水位月际差进行分析,发现当月和前一月的面雨量与湖面蒸发对当月月际差影响较大。且前一个月的影响更明显。对于径流来说,一般是前一至两个月及本月的径流能影响当月水位。其中以前一个月及当月的影响最为明显。
   祁连山气候近50a来向暖湿化发展。气温上升显著且在1990年代存在突变点。全区降水量呈线性上升趋势。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降水较充沛的时期,1990年代部分地区降水也有明显增加。分析布哈河与祁连山区部分河流的径流变化,发现1990年代布哈河、黑河、石羊河和昌马河都经历了一次大的枯水期。这与同时期祁连山部分地区降水量下降相一致,也可解释同期青海湖水位年际差持续偏低。在祁连山气候变化与青海湖流域气候要素及青海湖水位影响方面,发现青海湖3月份水位月际差一般与祁连山区2、3月温度相关较大。7、8、9月份的温度与9月水位月际差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夏季气温高,祁连山冰川消融快。冬春季气温高,降水不易累积下来,因此会增加周边地区的径流,从而影响到水位月际差的变化。这在交叉谱分析中也得到了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