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创业史》的修改,看柳青的自我异化与消失
【6h】

从《创业史》的修改,看柳青的自我异化与消失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

第一章《创业史》初刊本与初版本之比较

第二章《创业史》初版本与再版本之比较

第三章《创业史》的修改与柳青自我消失过程的对照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建国后,从五十至八十年代期间,中国文坛上频繁出现修改现象。修改数量多、修改内容大、修改次数频繁,是这一现象的特征。本文不全面阐释这修改现象,而以柳青的著名长篇小说《创业史》为个案,从一个侧面观察、解读这一现象。全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是《创业史》初刊本与《创业史》初版本的版本比较。《创业史》从初刊本到初版本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梁生宝形象问题;农民问题;素芳形象的再塑造问题。 第二章是《创业史》初版本与《创业史》再版本的版本比较。《创业史》从初版本到再版本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两个大问题:路线斗争问题;性、爱删改问题。 第三章是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及各种政治运动,考察、研究、分析《创业史》每一次修改的主要动因,以及柳青的自我变化。《创业史》初刊本到初版本的主要修改动因是“听党的话”;《创业史》初版本到再版本的主要修改动因是对“文革”前的“错误”的“纠正”。 从《创业史》初刊本到初版本,再到再版本,柳青一次又一次地与主流意识形态妥协,一次又一次地按照主流思想的写作标准进行修改,呈现出的是作者的主体意识慢慢流失、异化,最后丧失了自我。 从这个个案回到现象上来,得到的结论是:作家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因主体意识不同程度的流失、异化或丧失,由此盲目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提倡的各种荒谬的理论和政策,导致政治思想、创作思路不断变换,是五十至八十年代修改现象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