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探寻奥斯卡·王尔德的三重人格
【6h】

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探寻奥斯卡·王尔德的三重人格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Oscar Wilde

1.1. Oscar Wilde's Literary Career

1.2.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Chapter 2 A Review of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2.1. The Plot of the Novel

2.2. Themes of and Comments on the Novel

Chapter Three Freud's Theory about the Id, Ego and Superego

3.1. The Id

3.2. The Ego

3.3. The Superego

3.4. The Interaction of the Id, Ego, and Superego

Chapter Four Symbols of Oscar Wilde's Triple Personalities

4.1. Dorian the Id

4.2. Basil and his Portrait, the Superego

4.3. Henry the Ego

4.4. Interaction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Wilde's Character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十九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大才子,剧作家、评论家、诗人、散文家,出生于爱尔兰,是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艺术高于生活,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现实社会是丑恶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艺术家不应带有功利主义的目的,也不应受道德的约束;艺术家的个性不应受到压抑。怀着这样理念生活的王尔德的一生注定是大起大落、充满争议和戏剧性的一生。他的人生和他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一起,为后世留下了一段迷人的传奇。王尔德唯——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从问世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小说像是王尔德自身矛盾人格的最佳写照。小说的三个主人公——道林·格雷、巴西尔和亨利,正是王尔德三重人格——本我、超我和自我的体现。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体现在这三个主要人物身上的王尔德本人矛盾而复杂的三重人格。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力求让“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而形成的,其作用主要在于监督和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它的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道林·格雷作为第一主人公,从一个纯真少年转变为一具为满足本能欲望而出卖灵魂的腐朽躯壳,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无意识中追求美丽和快乐的本我特征;巴西尔在小说中一直扮演着道德的准绳,并且最终因为试图劝阻道林的堕落而被道林杀死,这正是虚弱的超我最终无法战胜强大的本我的体现;而亨利勋爵貌似离经叛道实则庸碌懦弱的形象恰恰是王尔德不够强大的自我的真切体现;而三者之间的挣扎纠葛,又正是王尔德矛盾的人格的最好注解。 《道林·格雷的画像》这部不是自传胜似自传的小说之所以在饱受非议之后最终获得正载的评价,除了其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故事和深刻的寓意这些因素以外,更是因为它确切地反映了王尔德的真实人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