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发展与超越: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国际比较研究
【6h】

发展与超越: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国际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

四、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发展视野中的当代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问题三维分析

一、发展困境: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特征

(一)发展落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欠发达语境

(二)发展错位:欠发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特征

(三)发展失衡:欠发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特征

(四)发展新挑战:欠发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经济差距

二、教育发展困境: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特征

(一)教育发展落差:滞后于时代总特征的教育发展水平

(二)教育发展失衡: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二元结构”

(三)教育发展错位:教育发展与时代发展特征错位

三、教育与发展脱节: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特有难题

(一)教育制度失谐:欠发达区域现代教育制度实践缺位

(二)教育功能失谐: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结构与功能错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发展理论视域中的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溯源

一、发展教育的立论基石:发展理论的当代演进与教育发展

(一)现代化理论与教育发展:经典现代化理论中的西方发达图景与教育发展冲动

(二)依赖理论与教育发展:欠发达区域持续不发达陷阱与教育发展双重困境

(三)世界体系—互赖发展理论:全球视野中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适应与超越

(四)人力资本理论:世界教育发展的经济动因

(五)内源发展理论:“以我为主”新发展观的当代建构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愿景与和谐秩序重建

二、发展与教育:教育与发展的基本互动结构

(一)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

(二)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与政治发展

(三)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与区域文化

三、内在危机与理性诉求: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重构的当代回应

(一)影响与局限:发展理论视野中的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评析

(二)路径探求:发展教育模式重构的理性诉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参照体系:发达区域工业化时期及当代教育发展模式探求

一、社会功用模式:教育发展功能重建与现代转型中的国家教育追赶

(一)注重社会功用:工业革命与欧洲现代教育转型

(二)教育立国:国家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本质目标

二、人力资本模式: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主导的教育发展范型

(一)美国第一:创新发展型人力资本神话

(二)国家主导型教育追赶:最为成功的日本人力资本发展典范

(三)双轨制:德国教育发展的人力资本母机

三、互动共进模式: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互动

(一)适应与引领:美国教育革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生发展

(二)日本教育追赶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进:教育革新与产业结构互动发展

四、均衡发展模式:国家与社会资源的公平有效配置

(一)西进运动中的教育崛起:美国自由市场化与公共政策引导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强大国家机器推进的教育跨越:前苏联社会政治制度造就的教育均衡发展

(三)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日本教育法规推进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五、创新发展模式:改革主义思潮引领的当代美欧教育变革

(一)创新领导世界:美国教育的创新发展特征

(二)综合就是创造:日本的综合创新发展与教育变革

(三)创新引领发展:世界各国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教育变革

本章小结

第四章超越差距:当代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探求

一、亚洲“四小龙”模式:“先于经济的经济”

(一)教育第一:经济发展,教育先行

(二)技术立国: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三级体系

(三)人力资源母机:缔造汉江奇迹

二、南亚模式:穷国大教育与“人才制高点”

(一)国际一流人才培养:占据教育发展与国家追赶制高点

(二)信息教育:推进国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三)调整教育结构:迎接全民教育时代

三、中东模式:增长与公平的挑战与机遇

(一)教育增长:石油依赖与现代教育转型

(二)全民教育:福利国家模式的教育选择

四、中亚模式:中亚“共同教育空间”与区域教育国际化

(一)区域合作共进:构筑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平台

(二)推进“四化”:国际教育发展总框架中的教育变革

五、中国模式:科教兴国与均衡发展的两轮共进

(一)科教兴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

(二)“以农为本”:缩小区域社会发展差距

(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建国家创新发展的教育支撑点

(四)综合创新:跟踪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变革,推进现代教育转型

六、拉美模式:教育兴邦与和谐发展的追求

(一)巴西教育奠基:重建巴西奇迹的“柏油马路”

(二)“教育革命”:古巴的针对性教育发展

七、非洲模式:“非洲化”与教育反贫困中的全民教育

(一)“非洲化”进程:创立非洲教育

(二)职业技能教育:全球化中的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互动

(三)全民教育:政府责任与教育发展

(四)教育反贫困:发展使命与教育努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和而不同: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基于经济社会条件的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特征比较分析

二、观念-制度-实践策略: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的一般规律探究

(一)经济主义主线:人力资本理论主导的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

(二)社会公平主义路线:教育民主化主导的区域教育发展

(三)发展主义主线:新兴工业国家教育追赶与发展战略的互动共进

(四)改革主义主线:发达国家示范下的欠发达区域教育转型

三、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深层结构:基于发展与教育互动关系的比较分析

(一)“有增长无发展”:欠发达区域教育与发展关系的反思

(二)教育发展-人力资本-经济发展的三维共进机制

(三)基于教育追赶与发展模式的实践路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综合创新:立足当代实践的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建构

一、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综合创新模式的提出

(一)发展思维与教育行动

(二)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

(三)理性建构与综合创新

二、区域创新:欠发达区域发展的区域创新构架

(一)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推进经济发展转型

(二)科技创新: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动力与科技追赶

(三)制度创新:建设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四)文化创新:文化转型与区域伦理重建

三、教育创新:当代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效率维度

(一)理念范型:新经济,新教育

(二)制度范型:教育体制创新

(三)实践范型:适应发展要求,创新教育实践

四、和谐教育: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公平维度

(一)理念范型:当代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新秩序的建设

(二)政策范型:构建以教育公平为核心的制度框架

(三)实践范型:推进教育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本章小结

结语 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要点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土题。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无论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研究这些区域的学者纷纷聚焦“发展”问题。然而,时至今天,只有少数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由“欠发达”向“发达”的转变。“发展”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问题之一。 教育是国家发展之基,发展教育必须按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改革教育。论文基于“促进发展与教育变革的国际思考”的研究立场,从发展视野出发,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总体趋势中,在对世界典型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发展、发展与教育、教育变革与发展三个维度的内在互动和在此基础之上的教育发展定位、功能、作为及自身发展问题。 中心论题:一是探究欠发达区域教育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与特殊发展逻辑;二是探究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应有道路。论文在对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与综合探究中,试图回答在世界教育发展中,为什么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教育兴邦,实现了区域发展;为什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与教育依然处于待发展状态,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却陷入深深的教育发展危机,什么是他们的发展道路?立足21世纪,欠发达区域应当建构什么样的教育发展模式? 论文首先进行初始条件研究,对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欠发达”困境进行了三维分析。论文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发展与教育的互动差距、教育发展差距构成了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特殊矛盾。超越差距是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土题,教育追赶构成教育发展与国家超越的历史演进之维。 论文立足发展视野,对发展教育研究进行理论追溯与影响评析,对教育与发展的基本互动关系给予了阐释,为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进行了理论铺垫。针对当代发展理论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局限,提出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的重构诉求。 论文以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为参照体系,从现代教育意识、制度安排、实践策略等维度考察了欧美、日本在发展演进中的人力资本模式、互动共进模式、均衡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模式,揭示典犁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以及当代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互动、创新发展的演进特征,为后发国家的教育发展理念和实践提供普遍启示。 论文重点考察了二战后新独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金砖四国”中的印度等新兴工业国家发展超越与教育发展模式演进特征,立足各国重大教育转型期的变革实践,对各国的教育努力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在发展观念转型、制度变革、实践策略等方面的成功实践。 论文基于教育发展条件、发展观念、发展战略、发展动因与实践策略,对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模式进行了整体价值辨析,比较分析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新兴工业国家教育发展中经济主义、社会公平主义、发展主义、改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与实践,比较分析了欠发达区域教育与发展互动的深层结构,讨论了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内源与外源、效率与公平、后发与跨越等发展机制,揭示出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一般路径与特殊发展逻辑。 比较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提供智慧引领。论文立足当代发展实践,在新的世界发展格局和教育发展总趋势下,提出欠发达区域21世纪教育发展理性建构的综合创新模式。 论文总结认为,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遵循特殊的发展逻辑。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总框架内进行的“穷国教育学”研究。教育发展实践必须立足国际视野与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条件,从而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深刻理性反省,对综合创新模式进行有效实践。 总体上,论文尝试了“发展话语”超越“教育话语”的教育研究分析视角,以超越差距为基本诉求,立足什么是欠发达区域应有的教育发展,什么是欠发达区域所需要的教育,什么是欠发达区域更需要的发展教育研究等问题意识和发展视野,依照条件研究--理论溯源--国别模式--比较探究--综合创新,逐层深入地重构当代欠发达区域发展的教育创新与和谐教育路径。 论文借助历史文献法、综合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不同研究方法对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探讨。全文分为六章,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发展视野:当代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问题的三维分析(第一章):理论追问:发展理论视域中的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溯源(第二章);参照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及当代教育追赶与发展模式(第三章);超越差距:欠发达区域教育追赶与发展的路径的当代探求及实践模式(第四章);综合探究:欠发达区域教育追赶与发展超越的比较分析(第五章);综合创新:立足当代欠发达区域发展实践的教育发展模式重构(第六章)。最后,对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综合创新模式的有效运行问题进行了讨论,作为论文的结束语。 论文在对世界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考察中,涉及范畴包括欠发达区域教育发展的初始条件、发展理论的内涵、发展教育研究不同理论范式的影响及局限、工业化早期及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模式、当代新兴工业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教育与发展的互动机制、超越著距、教育创新、和谐教育、综合创新模式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