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相关条款的研究
【6h】

对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相关条款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被害人及其权利保护

(一)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

1.被害人概述

2.被害人与其他当事人、参与人的关系

(二)加强保护被害人权利意义之所在

1.保护被害人权利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目的

2.对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3.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有利于实现被害人与被告人、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

4.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相关权利的规定

1.控诉权

2.申请回避权

3.参诉权

4.委托诉讼代理人权

5.知情权

6.物质求偿权

7.申诉权

8.提青抗诉权

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被害人权利保护

(一)被害人在立案阶段的权利及现实保护情况

1.立案阶段被害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

2.立案阶段被害人权利的实现及不足

(二)被害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及现实保护情况

1.侦查阶段被害人的诉讼权利规定

2.侦查阶段被害人权利实现不足之分析

(三)被害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及现实保护情况

1.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诉讼权利规定

2.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诉讼权利及保护问题

(四)被害人在审判阶段的权利及现实保护情况

1.被害人在审判阶段所享有的诉讼权利

2.被害人在审判阶段诉讼权利保护情形

三、我国诉讼法学研究中的被害人权利保护

(一)被害人在刑事诉讼实践中与其他诉讼角色的冲突

1.被害人与国家公权力之间的冲突

2.被害人当事人地位与提供证据角色的冲突与协调

3.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权利地位联系

(二)被害人诉讼地位问题

1.被害人具有当事人地位

2.被害人不具有当事人地位

(三)对于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看法

1.诉讼过程中加强被害人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2.对于诉讼过程中被害人上诉权的看法

四、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完善

(一)被害人应当更大程度的参与诉讼进程

(二)强化被害人在诉讼过程中具有的索取经济赔偿的权利

(三)被害人可以被赋予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

(四)审判后应当切实保障被害人经济赔偿或补偿的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刑事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刑事被害人的存在是启动刑事诉讼的因素之一,应受到刑事诉讼法的直接保护。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则是实现刑事诉讼保障人权、惩罚犯罪双重目的的内在要求,也是被害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所享有的自然权利,有利于实现诉讼公正,使被害人与被告人、国家之间利益保护恢复平衡,最终能够促进刑事诉讼的公正、效益、民主,促进法治的实现。对受害者给予同情是人道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保护被害人的权利也是防止恶性逆变、加速社会净化、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为法律规定是作为当事人存在的,然而,立法在对其权利范围的界定和救济手段却十分含糊和欠缺,与同是当事人之一的被告人的地位及其拥有的权利相比形成了明显的不平衡。同时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权利被侵害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已经比较完备,我国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尽管较之以前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然而在这方而做的还相当不够,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为了彰显司法公正的终极目标,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文关怀和法制关怀,进一步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我国加强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显得十分的迫切和必要,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本文从我国当前与被害人相关的各项法律规定着手,通过研究当前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所享有的权利出发,根据其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结合目前学术理论的观点以及国外的立法实践,来确定当前被害人权利实施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更好的维护被害人的权利及利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