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流变研究——以《人民日报》为例
【6h】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流变研究——以《人民日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前提

一、研究意义

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起点、重点和突破点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灾难

二、灾难新闻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二、典型个案研究

三、随机抽样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历时性考察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流变的基本阶段划分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阶段特点总结

一、1979年至1991年:延续宣传为主,偏重报道“抗灾”

二、1992年至2002年:从宣传到新闻,注重报道“灾情”

三、2003年至2008年:新闻本位,追求“人性化’’报道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流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因素--流变的有力推手

一、维护政治合法性的需要改变舆论一律的报道模式

二、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需要加速“灾情”报道的公开透明

三、政策的变化助推灾难新闻报道向“新闻本位”回归

第二节 经济因素--流变的隐性推手

一、媒介产业化使从“宣传到新闻”的转变成为必然选择

二、媒介双重属性的确立为向“新闻本位’’回归提供可能

第三节 受众因素--流变的深层需要

一、知情权意识的觉醒要求加强“灾情”报道

二、人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导致报道注入更多“人性化”元素

第四节 媒体因素--流变的内在需要

一、传统媒体格局变化打破宣传“抗灾’’舆论一律的局面

二、新媒体的崛起加速“灾情’’的及时公开报道

三、传媒人新闻理念的改变促进“从宣传到新闻’’的转变

第四章 灾难新闻报道流变的积极影响和问题改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流变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信息的流通

二、有利于“环境监测”功能的发挥

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第二节 当前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尚存在的问题

一、报道的深度挖掘尚显不足

二、过度报道问题值得关注

三、人文关怀方面仍不够完善

第三节 对今后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发展的期待

一、适度借鉴国外灾难新闻报道的理念和方法

二、政府和媒体合力促进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灾难作为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为直接和重大的事件之一,很早就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本文在对1979年至2008年《人民日报》刊登的灾难新闻报道进行随机抽样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对抽样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整理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难新闻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一阶段(1979年至1991年),延续宣传为主的思想,偏重报道抗灾;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2年),从宣传到新闻,报道主题向灾情回归;第三阶段(2003年至2008年),逐渐回归新闻本位,追求人性化报道。同时,本文还从政治、经济、受众和媒体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一流变的原因。首先,政治因素是流变的有力推手。一是维护政治合法性的需要改变了偏重报道“抗灾”,舆论一律的报道模式。二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需要加速了“灾情”报道的公开透明。三是政策的变化助推了灾难新闻报道向“新闻本位”回归;其次,经济因素是流变的隐性推手。一是媒介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使从宣传到新闻的转变成为其必然选择。二是媒介双重属性的确立为向“新闻本位”回归提供了可能;第三,受众因素是流变的深层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受众的知情权意识开始觉醒,要求灾情报道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受众人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导致报道逐渐注入更多“人性化”元素;第四,媒体因素是流变的内在推手。一是传统媒体格局变化打破了宣传“抗灾”舆论一律的局面。二是新媒体的崛起加速了“灾情”的及时公开报道。三是传媒人新闻理念的改变促进了“从宣传到新闻”的转变。在分析流变原因的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该流变带来的积极影响,指出了当今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今后的发展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