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混蒙到理性——先秦初期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
【6h】

从混蒙到理性——先秦初期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以西方文艺心理学理论观点为参照,对先秦早期见诸各种实物载体以及记载了孔子学说的典籍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从心理学角度进行阐释和总结,对这一历史进程中文艺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渊源、规律特征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本文主要包括上古文艺心理学思想研究和孔子文艺心理学思想研究两个部分。对上古文艺心理学思想的研究主要按照时代分期,即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并根据当时有实物证据流传的主要的文艺形式,即从石器彩陶、青铜器入手加以剖析。认为原始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在知觉与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对某种特定事物赋予了特殊意义和观念。被赋予观念的事物不再仅是自然事物本身,而是同样携带了象征意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材料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将这种意义具象化成为可能。最初的尝试仅仅是对该特定事物的简单模仿,在实际制艺过程当中,人们逐渐发现某些形象能够带来视觉上的快感体验。对这种体验的追求使得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形象本身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产生了最初的文艺活动。当时的主要文艺形式,例如图腾符号、巫术礼仪、青铜器的厉狞纹饰,其实都是当时社会观念的反映,因此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审美活动的产物。
   到西周末期,从原始巫术礼仪中脱胎出来的宗教礼仪已经不能再束缚人心,这一点可以从青铜器纹饰由神秘厉狞到生动活泼的变化中看出来。人们自此挣脱了宗教束缚,以更为理性的方式去看待客观世界。审美活动也开始具有特殊性,各家各派都有不同的言论。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倡仁德,兴复周礼,开启先秦理性精神的先河。他非常重视诗、乐、舞等文艺形式,并且提出了一套基于其“仁”哲学的文艺心理学思想理论。他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即具有启发、认识、教化、批判的心理功能;提出了“文质彬彬”和“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结合他的“君子—小人”二分人格思想,认为只有具有完美的审美人格,才能体验真正的美感经验,他因此提出“比德说”,认为不同的审美个人在审美活动之中是具有差异性的,即所谓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至此,从上古时期文明的发轫到先秦第一个理性精神学派鼻祖孔子的文艺心理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各自特征便整理完毕。本研究希冀开启对中国传统文艺心理学思想史的关注和整饬,以完善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