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宋《西江月》词研究
【6h】

唐宋《西江月》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论

上编 综论

第一章《西江月》词调溯源

第一节《西江月》调的别名问题

第二节《西江月》词调溯源

第三节《西江月》词调的音乐问题

第二章《西江月》词调的体制

第一节《西江月》调格律考述

第二节《西江月》调的句法

第三节《西江月》调的章法

第四节《西江月》调的声情

第三章《西江月》词的填制历程

第一节《西江月》词填制的总貌

第二节 唐五代北宋《西江月》词填制的特征

第三节 南宋《西江月》词填制的特征

第四章 唐宋《西江月》词的题材、功用与文化意义

第一节 唐宋《西江月》词的题材特征

第二节 唐宋《西江月》词的功能特征

第三节 唐宋《西江月》词的文化意义

第五章 唐宋《西江月》词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唐宋《西江月》词的艺术技巧

第二节 唐宋《西江月》词的审美风格

下编 唐宋《西江月》词名家专论

第一章 欧阳炯:填制《西江月》最早的词人

第二章 柳永:《西江月》词定体的功臣

第三章 苏轼:《西江月》词多样题材和风格的开拓者

第四章 辛弃疾:南宋《西江月》词创作的集大成者

结语 唐宋《西江月》词的词史意义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西江月》是唐宋著名的短调之一。《西江月》词调最早出现在唐代,经过初步发展之后,于两宋词坛的创作达到繁盛,金元明清乃至现当代都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整理研究《西江月》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词学意义。
  本论文阐述了唐宋《西江月》调的发展演变过程;着重探讨了《西江月》调的调体、用韵、声情等方面;并通过对唐宋《西江月》词作的主要题材、章法结构、艺术特征等方面的探讨,揭示这一词调传唱不衰的魅力,以明《西江月》调的源流,探讨《西江月》的发展轨迹以及在词体、题材内容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特点等。
  本文分为引论、上编、下编三个部分。引论主要涉及《西江月》调及词作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意义、论文创新之处等方面;上编为综论,主要通过对《西江月》调的词体、调名、源流、声情等具体的考察,涉及到《西江月》的本体特质、创作历程以及题材类型、艺术特征等几个方面,从宏观上对该调进行把握和了解:首先,考查《西江月》词调的溯源和音乐问题;其次,通过对唐宋480阙《西江月》词的梳理和统计,从格律、句法、章法、声情四个维度归纳总结出《西江月》词调的体制特征;第三,从宏观上把握《西江月》词调的填制历程,并分别论述唐宋不同时期的填制特征;第四,通过对每首《西江月》词的研读和揣摩,了解其内容题材,运用统计法统计出《西江月》词的题材特征,并由此延伸出去结合唐宋时代和社会背景论及该词调的功用特征和文化意义;第五,从宏观上深入阐述《西江月》词的艺术特征,从抒情方式、修辞特征和审美风格的不同角度加以深刻论述。下编为分论,主要以填制《西江月》词代表性词人欧阳炯、柳永、苏轼、辛弃疾为中心,探究《西江月》词调的选择、运用以及个性化特征;结语部分则将《西江月》词作放在词史中去定位其地位与价值,以归结全文。

著录项

  • 作者

    徐倩;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曹辛华;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词;
  • 关键词

    《西江月》; 词牌创作; 艺术特色; 唐宋时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