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癸辛杂识》双音述宾结构研究
【6h】

《癸辛杂识》双音述宾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0.1 选题理由

0.2 语法术语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1章《癸辛杂识》的述宾式双音词

1.1 述宾式双音词特点分析

1.2 新词新义

1.3 述宾式离合词

第2章《癸辛杂识》的述宾式双音短语

2.1 从述语看《癸辛杂识》的双音述宾短语

2.2 从宾语看《癸辛杂识》的双音述宾短语

2.3 成语中的双音述宾短语

第3章《癸辛杂识》述宾短语的词汇化

3.1《癸辛杂识》述宾短语词汇化例释

3.2 述宾短语词汇化的条件及原因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唐宋时期是述宾结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阶段。到了《癸辛杂识》,述宾式双音词有了更显著的发展。它数量可观,动词占据绝对优势,名词次之。形容词和副词的数量在前代的基础上增长较快。在构词形式上,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均以“动+动”式和“动+名”式为主,很多前代罕见或未见的形式也相应产生。
  汉语的词多由短语演变而来。从短语到词是一个逐渐凝固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势必存在一些中间状态,离合词即为其中一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离合词应当纳入词的范畴。《癸辛杂识》中包括离合词在内的述宾式双音词,大部分上承前代,体现一定的继承性,小部分产生于两宋时期,体现出了一定的创新性,既丰富了近代汉语的词汇,又为现代汉语的词汇面貌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的述宾结构极具能产性。在《癸辛杂识》中,述宾式同族词语非常丰富。相比前代而言,述语和宾语的种类更加丰富,搭配更加灵活,表义更加宽泛。《癸辛杂识》中包含有述宾关系的成语占了该书成语总数的绝大部分,有些成语从表面来看结构一致,它们深层次的句法关系却存在较大差异。
  述宾短语的词汇化绝不是偶然,它受多种条件的影响。从《癸辛杂识》中可以看出:述宾短语要实现到词的转换,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形式,同时弱化或脱落其部分甚至全部意义,使语义变得模糊,最终凝固成词。隐喻和转喻等人类认知机制及外来语等社会因素也对述宾短语的词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