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6h】

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社交焦虑障碍的发展现状

2.1 焦虑

2.2 社交焦虑

2.2.1 概念界定

2.2.2 分类

2.2.3 共病

2.3 社交焦虑的成因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访谈对象

3.2 研究程序

3.3 研究工具

3.4 资料分析

3.5 资料分析的信效度

第4章 资料分析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来系统的探讨总结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形成过程的相关因素,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早期预防、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提供帮助,为高校心理工作者对社交焦虑大学生来访者有明确的资料收集方向、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干预计划提供指导。
  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社交焦虑来访者和入学心理测评中的焦虑项目高分学生中选取被试,再通过笔者所用的适合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量表测试,最终选取5名高分来访者作为访谈被试并给予后续的咨询辅导。主要运用深度访谈法,以半结构化的访谈大纲进行资料的收集记录整理,并以扎根理论所要求的资料分析方式形成编码类别,以进行分析性研究归纳。
  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4个大维度:
  1.生理遗传因素:父母的焦虑性格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或遗传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身上,有行为抑制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有行为抑制的子女;母亲妊娠期使用药物或分娩时不顺利的情况也会很大程度上加大孩子患社交焦虑的几率;个体成长中身患疾病或经历身体创伤对焦虑情绪的产生也有影响。
  2.家庭因素:父母过于极端的教养方式,如过度保护或溺爱、冷淡或苛责、甚至精神躯体虐待等,导致社交焦虑个体无法培养独立能力或缺乏安全感;家庭经济水平低也是社交焦虑的一个影响因素,患者会有自卑感,自尊过于强烈也会疏远人群;家庭居住环境较封闭的学生从小社交机会少、社交技能差,这也可能是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之一。
  3.社会因素:创伤经历往往会诱发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并常伴有其他症状(抑郁、强迫、妄想等)的出现;通过社会学习,会从父母、同伴或其他途径直接或间接的学习到焦虑情绪和概念;社会压力、就业压力对当今在校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焦虑来源;此外,早期不良的同伴关系也是影响个体社交焦虑障碍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心理因素:具有敏感、内向、多疑、胆小、孤僻气质类型的个体具有先天的焦虑易感性,更容易在后天的创伤事件促发下产生社交焦虑障碍;不合理的认知特点(如消极自我评价、以偏概全、过度关注自我等)会让个体产生人际不信任感和低的自我效能感,这都会引发社交焦虑的形成;婴儿期和成长期与养育者之间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会发展成不安全的成人依恋,使焦虑个体缺乏基本的人际安全感,这也是诱发社交焦虑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