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京民国建筑的民俗学解读
【6h】

南京民国建筑的民俗学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论文选题缘由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论文研究现状及研究综述

1.2.1 对南京现存民国建筑分布的研究

1.2.2 南京市民国建筑开发性保护的研究

1.2.3 对民国建筑分类的研究

1.2.4 关于民国建筑存在现状的研究

1.2.5 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寓意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民国建筑

第2章 南京民国建筑作为符号的可能

2.1 结构主义对符号的解读

2.2 建筑作为民俗符号的可能

2.3 中西方建筑关于“形”与“意”的表述

第3章 南京民国建筑的建设者

3.1 南京民国建筑的规划者

3.1.1 孙中山“花园城市”的构想

3.1.2 蒋介石、孙科的《首都计划》

3.2 南京民国建筑的设计者

3.2.1 设计师队伍的组成

3.2.2 建筑师地位的转折

3.2.3 设计师设计规划思想的冲突整合

第4章 建筑环境

第5章 建筑符号的创作

5.1 南京民国建筑符号的创作途径

5.2 传统建筑理念的融会再现

5.2.1 传统礼仪制度的外在传承

5.2.2 “坐北朝南”“天南地北”传统宇宙观念的部分复现

5.2.3 文字装饰手法的继承

5.2.4 封闭性、防御性传统思想的近代创作

5.2.5 厅堂与庭院相得益彰

第6章 由实体存在向精神寄托的转变——作为符号内涵的变化

6.1 南京民国建筑作为指代符号

6.1.1 记忆承载符

6.1.2 历史标志符

6.1.3 技艺表达符

6.1.4 城市外在表达符

6.2 南京民国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借鉴意义

6.2.1 建筑整体与布局和谐

6.2.2 脱离深刻内容的形式化

6.2.3 融汇古今的建筑设计

第7章 结论

附录A 徐悲鸿“无枫堂’’与周佛海“西流湾8号”庭院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南京民国建筑是我国近代建筑的精品,在建筑形制、建筑方法等方面较之于中国传统建筑体系都有很大的创新。融入了西方近现代建筑理念的南京民国建筑,在本质上是中国建筑近代化的一次探索,事实也证明,这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建筑探索是成功的,产生了诸如中山陵、总统府等同时兼具中西方双重特点的精品建筑,形成了民国时期“五院六部”国家统治机构的办公场所,对当时南京市的市容市貌,对当代建筑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前,针对南京民国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层面,而对南京民国建筑作为一种符号创造和作为一种符号指代的特征挖掘还相对较少。本文结合民俗学理论,通过对现有南京民国建筑民俗材料的发掘,以民俗符号理论为支撑,对南京民国建筑这一由符号组成到最终成为符号的转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南京民国建筑在本质上仍是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建筑自身仍然融合着众多的传统建筑符号,而正是这些传统建筑符号的存在,使得南京民国建筑在文化层面上也同样成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种表现。但南京民国建筑并非是简单的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它同时结合了西方建筑工艺,是一次综合了西方建筑风格和建造工艺建筑技术的创新。 本文从符号理论出发对南京民国建筑进行解读。全文围绕“符号组成建筑,建筑成为符号”的总体思路,在第二章中通过对符号理论的分析运用,论证出南京民国建筑可以作为符号被解读。第三章和第四章结合影响符号创作的两大因素——人和环境,分析了南京民国建筑的建筑师队伍和建筑环境,得出正是建筑师队伍组成的中西结合性质和建筑环境对民族主义的要求,才创作出具有自我独特特征的南京民国建筑。第五章在建筑符号被创作出来后,对南京民国建筑作一综合分析,探究其自身所存有的传统建筑符号及这些符号背后的人文理念,指出中国建筑“意”先于“形”的表达方式。最后第六章,将南京民国建筑放置在现代的环境中,此时的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指代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作为典型的中国建筑,面对当代“千城一面”的建筑设计,分析南京民国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李佩鑫;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社会学;民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新华;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建筑设计;
  • 关键词

    南京民国建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