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货币政策博弈的物价溢出效应研究
【6h】

中美货币政策博弈的物价溢出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章 中美货币政策博弈的模型分析

3.1 博弈概述

3.2 中美货币政策博弈:一个斯塔克伯格模型

3.3 中美货币政策博弈的现实证据

3.3.1 中美货币政策调整的关联性

3.3.2 中美货币政策的互动性

第四章 中美货币政策博弈的物价溢出效应:理论分析

4.1 物价国际传递的理论渠道

4.1.1 影响物价的国际因素

4.1.2 物价国际传递的理论渠道

4.2 货币政策博弈的物价溢出效应理论模型

第五章 中美货币政策博弈的物价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5.1 变量选取和样本数据说明

5.2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5.2.1 建立VAR模型

5.2.2 脉冲响应函数

5.2.3 实证检验结果

5.3 物价溢出效应

5.3.1 静态博弈方程多元线性回归

5.3.2 拟合动态博弈方程

5.3.3 异方差检验

5.3.4 实证检验结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从金融市场迅速蔓延向实体经济,并演变成为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各国纷纷调整货币政策。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已经先后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是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并向全球其他国家溢出。我国更是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从从紧到适度宽松再到稳健,一直随着时局进行调整。 本文研究的是中美货币政策搏弈的物价溢出效应。溢出效应,实质上是一种外部性,因此文章的中心是研究中美货币政策的相互博弈带来的对中国物价的影响。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界定了研究的范畴,从本文的研究目的出发,明确了整体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以及试图解释的问题。其次,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评述,国外相关的文献研究主题包括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政策博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并主要集中于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是否受到影响。再次,文章的第三部分是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中美货币政策的互动关系,之后佐以现实证据证明了中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联性,同时简单的计量结果也说明了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确实引起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动。文章的第四部分则是在理论上解释物价的国际传递,并建立了中美货币政策博弈的物价溢出效应的静态模型。文章的第五部分是实证检验,先证明美国货币政策确实影响了中国的货币政策,再运用第四部分的物价溢出静态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动态模型,从而得到物价和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式。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总结和政策建议,认为中国应该从维护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改变中国在货币政策博弈模式两方面着手改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