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8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技术教育思想研究
【6h】

18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技术教育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当前我国技术教育学科建设需要技术教育思想的支持

(二)技术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需要技术教育思想作引领

(三)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西方技术教育思想有待深入挖掘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技术教育的研究

(二)西方技术教育思想史综述

(三)关于18世纪到20世纪初技术教育思想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技术

(二)技术教育

(三)技术教育思想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的西方技术教育思想分析

一、背景分析

(一)第一次技术革命带来技术的变化与革新

(二)从“怀疑”到“理性”:技术观的哲学转变

(三)从“束缚”到“解放”:启蒙运动崇尚理性,尊重人性

二、技术教育思想的技术哲学基础

(一)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技术哲学

(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技术哲学

三、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自然主义教育家的技术教育思想

(一)卢梭的技术教育思想

(二)裴斯泰洛齐的技术教育思想

(三)卢梭和裴斯秦洛齐技术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

四、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西方技术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尊重自然,倡导儿童本位

(二)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相互结合

(三)开始关注学生行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重视家庭在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五)技术学习的内容相对简单

第三部分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西方技术教育思想分析

一、背景分析

(一)第二次技术革命后技术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二)技术哲学的确立引起人们对技术的新一轮讨论

(三)从“朦胧”到“清晰”:技术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四)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

二、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占主流地位的技术教育思想及代表人物

(一)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技术教育思想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教育思想

(三)怀特海的技术教育思想

(四)赫胥黎、杜威、怀特海的技术教育思想比较分析

三、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西方技术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开始受到重视

(二)注重技术教育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三)强调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五)重视技术教师的培养问题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及启示

一、研究总结

(一)技术教育思想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二)形成了自然主义、实用主义等技术教育思想流派

(三)探索技术教育的价值与规律,对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二、西方技术教育思想对我国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重视技术教育的发展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

(二)强化儿童的经验建构与生活的联系

(三)建立系统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四)实现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整合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今社会,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懂得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素养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为了更好提升公民的技术素养,世界各国掀起新一轮的技术教育改革。在我国,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迫切需要一定的技术教育思想作指导。在西方技术教育思想史上,18世纪到20世纪初涌现出卢梭、裴斯泰洛齐、杜威、怀特海等技术教育思想大家,他们揭示了技术教育的一般性、基础性和规律性的东西,能为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进行研究。以第二次技术革命为中间点将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西方技术教育思想划分为两部分: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的西方技术教育思想和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西方技术教育思想。从技术革命、技术哲学和技术教育发展的角度进行背景分析。对占主流地位的卢梭、裴斯泰洛齐、赫胥黎、杜威、怀特海的思想进行深入剖析。概括出18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技术教育思想具有尊重自然,倡导儿童本位;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相互结合;关注学生行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家庭技术教育;技术学习内容相对简单的特点。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西方技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视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注重技术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重视技术教师的培养的特点。
  本研究通过对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西方技术教育思想进行梳理总结发现:这一时期技术教育思想开始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涌现出自然主义、实用主义等技术教育思想流派;开始探索技术教育的价值与规律,对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提出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西方技术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重视技术教育的发展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强化儿童的经验建构与生活的联系;建立系统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整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