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五代时期敦煌粟特人的几个问题
【6h】

唐五代时期敦煌粟特人的几个问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理由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的粟特人研究状况

二、敦煌粟特人的商业活动研究状况

三、敦煌粟特人婚姻情况

第一章 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的粟特人

第一节 唐以前进入敦煌的粟特人

第二节 唐代敦煌的粟特人

一、敦煌粟特人的聚落——从化乡

二、唐代散居各乡的栗特人

第三节 吐著归义军时期的敦煌粟特人

第二章 从化乡的来源与时间补证

第一节 从化乡的来源

第二节 从化乡迁移的原因与时间分析

一、从化乡迁移时间

二、敦煌文书关于从化乡的记载

三、迁移原因分析

小结

第三章 敦煌粟特人的商业运营与商业因素

第一节 敦煌粟特人的商业运营

第二节 敦煌粟特人经商——以“捉钱”与“市壁师”为角度考察

一、粟特人任“捉钱”色役小考

二、“市壁师”役名小考

三、小结

小结

第四章 从敦煌文书中考察粟特人婚姻类型与婚龄

第一节 敦煌粟特人的婚姻关系

第二节 敦煌粟特人的婚龄

一、唐以前敦煌粟特男性的婚龄

二、唐代敦煌粟特男性的婚龄

三、吐蕃时期粟特男性的婚龄

四、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据现有资料发现自魏晋时期敦煌地区就有粟特人居住,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到了唐代就有部落迁移敦煌,直至五代时期完全汉化成为敦煌人。由于材料的缺少以及该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最后消失,关于敦煌粟特人的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对敦煌粟特人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看法。
  本文利用收集到的敦煌粟特人相关资料,展现当时敦煌粟特人活动状况。敦煌很早就有粟特人活动,笔者认为粟特人在此定居最迟为曹魏时期。唐代以前,粟特人因商业活动来到敦煌,基本是个体或者小群体行为。这些粟特人后因某些因素成为敦煌的编户齐民,散居在敦煌的村落。我们综合昭武九姓的姓氏、名字及职业等因素认为在唐代敦煌除了具有粟特人居住的从化乡外,还有散居在其它乡的粟特人,他们或是先来的粟特人亦或是搬出聚落的粟特人。关于从化乡的来源,我们赞成陈国灿先生的观点,他认为从化乡就是唐初迁居且末河流域康艳典部落的后裔移居而形成的。就移居时间问题,陈国灿认为在唐朝景龙年间,但是通过分析,我认为时间大约在714至720年之间。粟特人擅于经商已经成为民族特征,就目前资料来看敦煌只是其销售商品的中转站,并没有形成类似姑臧那样的大商品集散地。唐代的粟特人,发挥着擅于经商的本性参与到敦煌的市场管理,他们担任市场管理的职务“捉钱”与“市壁师”。笔者通过对敦煌粟特人婚姻类型的统计,分析得出敦煌粟特人共有三种婚姻类型,族内婚、胡胡婚,胡汉婚三种情况。通过敦煌粟特男性婚龄的数据统计,虽然发现他们的婚龄与当地其它乡居民一样与户等的高低相关,但是总体上其婚龄高于当地的其它男性。吐蕃以后婚龄区别消失,逐渐趋于一致。总之,粟特人的整个社会活动演变,都考虑到当时整个社会大背景变化以及其汉化程度加深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