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采用自制物理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概念的实践探索
【6h】

采用自制物理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概念的实践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模型教学的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

1.3.1 通过制作物理模型促进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1.3.2 通过制作物理模型纠正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偏差,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业成绩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采用方法

1.6 本课题的研究假设

1.7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2章 物理模型教学的实践研究

2.1 研究准备

2.1.1 进一步研究与制作物理模型有关的知识

2.1.2 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模型知识

2.1.3 实验班和对照级进行实验前测

2.2 具体实验研究过程

2.2.1 对照班讲授法教学

2.2.2 实验班学生制作物理模型的实践

2.3 学生制作的部分物理模型

第3章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及结论

3.1 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

3.1.1 学生前测和后测实验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

3.1.2 前测成绩的统计学分析

3.1.3 后测成绩的统计学分析

3.2 课堂观察

3.2.1 课堂气氛的区别

3.2.2 对学习内容反馈方式的区别

3.2.3 学习方式的区别

3.2.4 学习结果的区别

3.3 概念图绘制

3.4 个人访谈及分析

3.5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

3.5.1 通过自作物理模型能够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3.5.2 通过制作物理模型可以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业成绩

3.6 建议

3.6.1 物理模型制作的建议

3.6.2 模型教学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物理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效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可,但在生物模型研究领域,涉及到学生如何更好地制作适合教学的物理模型以及学生自制物理模型对生物概念构建与掌握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高中生物必修一模块“分子与细胞”的部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研究法对自制物理模型对高中生概念构建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研究内容包括自制物理模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对学生参与度和动手能力的影响以及采用制作物理模型教学与常规教学对学生学习生物概念的差异。
  本研究以自制物理模型为自变量,以能够评价学生通过物理模型制作,体现学生概念掌握的成绩为因变量,实验班以学生自制物理模型为教和学的策略,对照班级则以讲授法为教与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不同的认知目标水平进行物理模型的制作和概念构建的教学活动,并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实验调查和访谈。结果初步显示,自作物理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物理模型教学能有效地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并为学生学习生物以及其他学科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著录项

  • 作者

    万蔡琳;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生物)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曹志江;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生物;
  • 关键词

    高中教育; 生物教学; 自制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