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性想象的共同体·安·泰勒小说研究
【6h】

诗性想象的共同体·安·泰勒小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安·泰勒小说中的宗教共同体

第一节 基督徒共同体的文学展现

第二节 贵格的创作影响

第三节 恩典与自由:安·泰勒小说中的宗教形象

第四节 同存与顿悟:宗教共同体的默想语言

第二章 安·泰勒小说中的家庭共同体

第一节 变化与矛盾:家庭共同体的结构与关系

第二节 父亲:家庭共同体的缺席者

第三节 母亲:家庭共同体的核心力量

第四节 子辈:家庭共同体的延续者

第五节 共融与救赎:家庭共同体的赋格叙事

第三章 安·泰勒小说中的地缘共同体

第一节 希洛社区:安·泰勒地缘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异托邦:安·泰勒地缘共同体意识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美国南方:地缘共同体的场景空间

第四节 城市中的村庄:地缘共同体的文本呈现

第五节 想象与真实:地缘共同体的三维空间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安·泰勒(1941-)是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家,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其已发表的二十部长篇小说及众多短篇小说中,泰勒以真实有力的笔触展现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变化与人类自我认同的缺失。本论文聚焦于安·泰勒小说中的共同体主题与叙事特征,探讨了作家如何通过诗性想象的共同体来探寻在现代性“改变”与流动性凸显的语境之下,个体的独特性及自由意志与共同体的普遍性及完整团结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
  本论文主要基于现代共同体理论,从宗教共同体、家庭共同体和地缘共同体三个方面,探讨安·泰勒小说对现代性语境下矛盾和变化着的共同体的展现。论文指出,安·泰勒小说中的宗教共同体反映了基督教的现代困境,即如何调和人类“自由”与上帝“恩典”此消彼长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因神圣核心价值观的瓦解而带来的社会问题。泰勒以崇尚“内心灵光”、强调爱的总纲、倡导自由平权的贵格会为理想模式,通过塑造神职人员、天使和教徒等系列人物形象,并采用独特的宗教语言形式,表达了她对现代宗教共同体的思考。家庭共同体是安·泰勒小说的重要主题,体现了当代社会学家“家庭在改变,但并未消亡”的理念。泰勒在小说中通过描写当代家庭共同体形式的变化,指出“替代家庭”的出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血缘家庭和核心家庭,而在当代的变革与颠覆之下,即便是同一个家庭,其家庭共同体的结构也会随着时问而发生动态变化。泰勒的小说不仅揭示了个体与家庭共同体之间“思家抑或厌家”的悖论,并且试图通过“合弄”(holon)方式建构和谐的家庭共同体。泰勒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段,对各类家庭成员以及他们之间关系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并以此展现了家庭共同体模式。安·泰勒对于地缘共同体的描绘则体现出她的现代空间观,即空间不仅仅是二维的地理场域,还融合了时间与精神场域。泰勒笔下的地缘共同体是村庄化的美国南方城市,具有“异托邦”的开放性和封闭性、共生性与并置性、以及既累积时间又将时间片段化的特点。同时,泰勒在叙事策略上也践行了其地缘共同体的三维空间观。
  理查德·罗蒂认为小说作为诗性想象最典型的题材,以“非哲学化的宗教”的特征,体现了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本真性。本论文认为,安·泰勒的小说正是对当代社会语境下共同体的变革,以及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关系展开的诗性思考。在宗教共同体、家庭共同体和地缘共同体中,安·泰勒阐释了当代人寻求“我们认同”与自由意志的旅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