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代遣使循行研究
【6h】

汉代遣使循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汉代遣使循行源流及发展轨迹

第一节 “遣使循行”的概念

第二节 汉代遣使循行源流考

第三节 遣使循行的演变

第四节 两汉遗使循行轨迹

第二章 汉代遣使循行概况

第一节 汉代遣使循行内容

一、览观风俗、推广教化

二、存问致赐、问民疾苦

三、举贤任能、贬黜贪墨

四、巡察灾害、赈灾济困

五、平理冤狱、督课吏治

第二节 汉代遣使循行原因

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二、汉代儒学的影响

第三节 汉代遣使循行制度的运作方式

一、颁布遣使诏令

二、派遣使者到地方循行

三、使者还报情况

四、遣使循行与刺史行部的差异

第三章 汉代遣使循行的作用

第一节 遣使循行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遣使循行的消极作用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遣使循行”即皇帝因事需要临时派遣使者出使地方。它起源于周天子遣使“采诗”以观风俗之制,历经春秋战国和秦朝的发展演变。及至汉代,“遣使循行”作为一项临时性的政治制度,弥补了国家行政方面的不足。两汉循行的次数与频率有着不固定性,其中,某些朝代出现循行的空白和断点,这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密切相关。
  汉代遣使循行的内容十分广泛,如览观风俗、推广教化、问民疾苦、监督吏治、赈济灾害等,在汉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作为中央集权制下的基本矛盾之一,为寻求二者之间的适度与平衡,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进行了不懈探索,而遣使循行成为中央监察地方的有效方式;受儒家经学的影响,汉代的遣使循行有着浓厚的儒学色彩。该制度在汉代渐趋成熟,已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运作方式。
  汉代的遣使循行之制对汉代的政治生活以及后世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也存在着增加地方负担、弄虚作假、伪造歌谣等缺陷,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它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