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的“关系密切的人”
【6h】

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的“关系密切的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追根溯源:“关系密切的人”的理论基础及立法由来检视

一、“关系密切的人”是传统“差序格局”结构下熟人社会的产物

二、“关系密切的人”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 “关系密切的人”的立法由来检视

一、中共中央纪委《规定》中关于“特定关系人”的规定

二、司法解释中关于“特定关系人”的规定

三、《刑法修正案(七)》中关于“关系密切的人”的规定

第三节 “关系密切的人”与“特定关系人”的关系阙如问题分析

一、错综复杂:理论界关于二者的关系之界定

二、本文立场:无需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界定

第二章 实证研究:“关系密切的人”司法裁判现状考察

第—节 俯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司法实践中的整体状况

一、现状:本罪司法判决书总数量不多

二、趋势:本罪每年的司法判决书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第二节 细读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

一、“关系密切的人”包括近亲属

二、近亲属的范围应以《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准

第三节 “关系密切的人”的实证研究

三、“关系密切的人”在司法认定时模糊不清

四、“关系密切的人”时间界定应以“行为时”为准

五、“关系密切的人”包括国家工作人员

第三章 实质解释:“关系密切的人’’之重新解读

一、主流的见解:“关系密切的人”之形式解释

二、对“关系密切的人”形式解释无法将犯罪主体全部列举

三、对“关系密切的人”形式解释不利于反腐斗争

第二节 反思后的结论:“关系密切的人”之实质解释

一、职权:“关系密切的人”之实质

二、应用:“关系密切的人”实质解释的价值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对“关系密切的人”作了明确的规定,理论界和实务中却仍有颇多不明之处。为进一步规范此罪名的司法适用,更好的打击腐败分子,使其真正成为反腐之利器,有必要讨论、厘清“关系密切的人”的一系列问题。
  关于“关系密切的人”的社会学基础:“关系密切的人”作为社会学上的一个概念却被纳入刑法条文中,其背后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关系密切的人”是中国传统“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下熟人社会的必然产物。“关系密切的人”由情感、交流、利益三要素共同组成,其中,情感是“关系密切的人”的基础,交流是维系“关系密切的人”的纽带,而利益则是“关系密切的人”追求的最终目标。这样,“关系密切的人”通过情感—交流—利益这三个要素来维系着双方彼此的关系。
  关于“关系密切的人”的立法由来:“关系密切的人”这个法律概念的立法由来,经历了由近亲属、特定关系人、关系密切的人这一过程才逐渐“进化”而来。通过对“关系密切的人”的立法由来进行探讨,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关系密切的人”更深层次的内涵。
  关于“关系密切的人”和“特定关系人”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主要形成了“包容说”、“交叉说”以及“同一说”三种观点,但本文认为,无需对二者的关系做出界定,首先是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其次是二者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的种类不同,最后,二者刑罚的适用不同。“关系密切的人”与“特定关系人”属于立法和司法解释上的两个并行不悖的概念。其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无需对二者范围做出界定。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自2009年2月28日《刑法修正案(七)》实施以来,本罪的司法判决书总量不多,但每年的判决书数量总体上又呈现上升趋势,通过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我国的反腐败力度正逐步加大。
  “关系密切的人”应当包括近亲属,近亲属的范围应当适用《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近亲属的规定。通过对“关系密切的人”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本罪的犯罪主体主要由“关系密切的人”构成,而且“关系密切的人”主体种类多样,无法一一列举。关于“关系密切的人”时间界定问题,本文认为只要在行为当时为请托人谋取了不正当利益,并受贿或索取了请托人的财物,就可以认定为“关系密切的人”。最后,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本罪。
  学界通常对“关系密切的人”进行形式解释,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是对“关系密切的人”进行形式解释不能把所有的犯罪主体全部列举。其次是对“关系密切的人”进行形式解释不利于我国的反腐败斗争。
  基于此,本文主张对“关系密切的人”进行实质解释,如此以来便可以弥补形式解释的缺陷,并且有利于严密法网,防止出现处罚漏洞、有利于保护本罪的法益、有利于积极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义务,彰显出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大国形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