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陆象山“心即理”新解
【6h】

陆象山“心即理”新解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象山学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定位

一、科举之累

二、学风之虚浮

第二节理学发展的内在诉求

第三节争议之所在——象山学为佛学?

第二章象山“心即理”旧诠

第—节牟宗三先生关于“心即理”的诠释

第二节劳思光先生关于“心即理”的诠释

第三节徐复观先生关于“心即理”的诠释

第三章象山“心即理”新解

一、心的含义的演化

二、本心概念的提出

三、本心即道德情感

第二节理

一、理的含义的演化

二、理即道德知识

第三节“心即理”:“理”来源于“本心”

第四节发明本心

一、先立乎其大

二、体认本心

三、切己自反,剥落遮蔽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对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象山作为陆王心学开创者,在程朱理学占主流地位的现实状况下,提出了“心即理”命题,并且以此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本文拟从道德情感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陆象山的“心即理”命题,力图提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陆象山“心即理”提出的历史背景。科举制度求取功名和学风浮躁的弊端是陆象山提出“心即理”命题的历史原因,朱熹理学对人之理和物之理的混淆和其理论的内在矛盾是促使陆象山提出“心即理”命题的理论缘故。
  第二部分阐述了以往对陆象山“心即理”命题的旧诠。陆象山关于“心”或“本心”的解释主要继承了先秦孟子的心学,主要是其“四端之心”,尤其是“恻隐之心”或“恻隐之情”。但是陆象山对其“本心”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导致后世对其“本心”有多种不同的解读。牟宗三先生认为其“本心”盖同于康德之自由意志,或日道德理性,但是这一解读却忽视了其原有的“恻隐之情”。劳思光先生则认为其“本心”就是指价值自觉,却没有解释清楚价值自觉到底为何。徐复观先生则将“辩志”引入,以解释象山的“本心”,最终使得“本心”归到实处,但是却没有说清“本心”自身所指为何。
  第三部分重新解读了陆象山的“心即理”命题。(1)陆象山的“本心”实际上就是孟子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用现代道德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移情心(empathy),因此,“恻隐之心”就是“恻隐之情”,就是一种道德情感。(2)陆象山的“理”实际上是指人之理、伦理之理、应然之理,这种应然之理或德性所知,按照张载的说法,“不萌于见闻”,即不可能来自对外部经验世界的见闻之知。(3)而陆象山“心即理”命题意思实质上就是断言这种不可能来自见闻之知的知识只能来源于认知主体的本心。(4)按照上述理解,陆象山“发明本心”的思想也就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发明本心”就是认知主体依据恻隐之心的移情反应,对移情反应本身(以及其他诸多情感)和引起移情反应的外部事物进行理性反思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认知主体不断剥落物欲或意见的遮蔽,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
  陆象山的“心即理”命题实质上主要是一个道德知识论命题,说明道德知识的先天性,主张道德知识最终源自于人的“本心”、“恻隐之心”、“移情心”。因此,他的“心即理”命题也是他的道德情感主义的核心命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