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日青少年电影中对“青少年”想象建构的比较研究
【6h】

中日青少年电影中对“青少年”想象建构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3.文献综述

3.1 国外研究综述

3.2 国内研究综述

4.概念厘清

4.1 青少年电影的定义

4.2 “青少年”想象

5.研究对象

5.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

6.1 研究思路与方法

6.2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中日青少年电影中对“青少年”想象的表现

1.1 中国:被教化的客体

1.1.1 成人制定梦想

1.1.2 成人压抑欲望

1.1.3 成人行为尝试

1.2 日本:多认知的主体

1.2.1 自我选择追求

1.2.2 自由两性情感

1.2.3 自毁式叛逆

第二章:中日青少年电影中对“青少年”想象的叙事建构

2.1 人物行动模式比较

2.1.1 主体与客体:个人升学VS同龄实践

2.1.2 帮助者:同龄人VS社会各界

2.1.3 敌对者:成人VS同龄人

2.2 角色塑造方式比较

2.2.2 日本:道德关照为终点的“发展性”方式

2.2 叙事情节类型比较

2.2.1 中国:青少年与成人对抗的对立转换型

2.2.2 日本:青少年自我对抗的发现转换型

2.3 叙事环境特征比较

2.3.1 校园环境:学科教育VS综合教育

2.3.2 社会背景:时代符号VS社会百态

2.3.3 自然场景:江河湖海VS春夏风物

第三章:中日青少年电影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背景比较

3.1 创作主体背景比较

3.1.1 导演与教育关联性比较

3.1.2 导演拍摄与青少年相关作品数比较

3.1.3 导演风格比较

3.2 接受主体背景比较

第四章:造成两国电影中对“青少年”想象差异的多重语境原因

4.1 文化语境比较

4.1.1 中日传统文化:思想教化VS经世致用

4.1.2 中日教育观念:望子成龙VS望子独立

4.2 经济语境比较

4.2.1 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怀旧青春”

4.2.2 日本:繁荣后长期停滞下的百变青春

4.3 青少年相关政策比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2013年《致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热映,青春片在中国开始走进大众的视线,但其中的主人公大多集中于成年后的青年人,而刻画14至17岁之间的青少年及其生活状态和心理特征的青少年电影在中国则缺乏应有的关注,不仅定义模糊而且数量有限。青少年电影聚焦的生命阶段正是人类“社会自我同一性”认知建构的关键时期,所以该类型电影对“青少年”的想象在审美娱乐和审美教育表达之上,更应加强其对“青少年“想象的审美认知特征的塑造。中国青少年电影中对“青少年”的想象则明显缺乏多认知的特征,而反观发展较早,类型丰富的日本青少年电影却恰恰相反。所以本文为了探明两国青少年电影对“青少年”想象的差异化构建方式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从以下几个角度对两国青少年电影进行比较研究。
  本文运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第一章从青少年阶段特殊的三大需求即自我追求,两性情感初探和叛逆行为方式的方面,总结中日两国电影对“青少年”想象的不同表现。第二章运用叙事学原理,从人物行动模式,角色塑造方式,叙事情节和叙事环境四个方面解读两国电影对“青少年”想象的差异化构建。第三章和第四章则分别从叙事主体,接受主体以及多重语境即文化语境,经济语境和青少年相关政策语境这两大角度来阐释差异形成的原因。
  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电影中对青少年阶段特殊的三大需求的表达呈现成人制定梦想,成人压抑欲望和成人行为尝试的特征,对“青少年”的想象总体呈现被教化的客体特征,并且通过客体为个体升学,帮助者为同龄人和敌对者为成人的人物行动模式、以考试结束为终点的时间性角色塑造方式、与成人对抗的对立转换型的叙事情节模式和以学科教育,时代符合和江河湖海为主要特征的叙事环境来叙事建构这一特征。日本青少年电影中对青少年阶段特殊的三大需求则呈现自我选择追求,自由两性情感和自毁式叛逆,对“青少年”的想象总体呈现多认知的主体特征,并且通过客体为同龄人之间的实践,帮助者为社会各界,敌对者为同龄人的人物行动模式、道德观照为终点的发展性角色塑造方式、自我对抗的发现转换型的情节模式和以综合教育,社会风貌和春夏风物为主要特征的叙事环境来叙事建构这一特征。
  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首先中国青少年电影导演的背景与青少年相关的较少,而日本青少年电影导演有的兼任大学教授或者主修教育学,有的拍摄了多部青少年影片。其次,中国青少年观众以20~39岁的成人为主,而日本则集中于青少年和40岁以上的青少年家长这两个区间。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中国思想教化和望子成龙的文化语境,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语境以及独生子女和高考持续扩招的青少年相关政策,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经世致用和望子独立的文化语境,繁荣后长期停滞的经济语境以及《新少年法》的颁布和强制实行“宽松教育”方针的青少年相关政策。在以上两大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中日两国青少年电影中对“青少年”想象的差异呈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