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WMM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以赣州市章江新区为例
【6h】

基于SWMM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以赣州市章江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海绵城市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及模型简介

2.1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简介

2.2 SWMM模型概述

第三章 赣州市章江新区现状及海绵城市实施分析

3.1 赣州市区位特点

3.2 赣州市区域自然现状

3.3 赣州市降水径流分析

3.4 章江新区现状及发展目标分析

3.5 章江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前期现状分析

第四章 赣州市章江新区SWMM模型构建

4.1 章江新区区域地面坡度分析

4.2 章江新区区域管网分析

4.3 章江新区排水分区划分

4.4 章江新区子汇水分区划分

4.5 章江新区区域降雨分析

4.6 子汇水区域不渗透性分析

4.7 SWMM模型参数分析

第五章 章江新区现状排水分析及LID改造验证

5.1 不同重现期峰值模拟

5.2 管网排涝能力分析

5.3 章江新区海绵城市改造建设

5.4 章江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改造评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伴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但城市的基础绿化尚未跟上城市发展的水平,导致城市地表不渗透地面的面积比例增加,城市热岛效应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城区极端暴雨天气频发,并且地面渗透性下降导致地表径流增加,且由于城市排水管网老旧,所以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城市水污染严重水质下降。因此城市的洪涝与水质问题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海绵城市是城市雨水管控的重要理论,通过实现城市雨水的弹性流动,对雨水进行存蓄、截留、下渗过滤等实现城市地表径流控制、雨水污染过滤及雨水下渗循环利用的目的,缓解城市雨水问题带来的压力,实现我国绿色生态的城市建设理念。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海绵城市的研究与进展,选取赣州市章江新区为例,结合实地情况收集了章江新区地形坡度、气象水文、土壤地质、排水管网的信息,确立章江新区排水及汇水分区边界,建立子汇水区,运用SWMM模型建立章江新区实地雨洪模型,并采用10年一遇、20年一遇及50年一遇的三种雨情来验证章江新区实地雨洪管控的效果。 将验证的实地雨洪效果与海绵城市建设指南的指标相对比,对不符合标准的子汇水区进行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改造,根据实地情况增加各改造区域内海绵体种类及数量,最后根据赣州市防洪设计标准带入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的降雨雨情中验证出海绵城市改造结果,发现在暴雨重现期小的雨情中海绵城市改造效果较佳,而暴雨重现期大的因为地表海绵体趋于饱和,因此雨洪控制效果较弱。

著录项

  • 作者

    李海瑞;

  •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金泉;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海绵; 城市规划; 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