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分析
【6h】

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导言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4研究对象、范围及数据来源

2.退耕还林的背景及经济学分析

2.1退耕还林的背景

2.2退耕还林的经济学分析

2.2.1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2.2.2退耕还林的需求分析

2.2.3小结

2.3退耕还林的案例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2.3.1宁夏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演变

2.3.2宁夏退耕地区概况

2.3.3退耕以来的实际效果

2.3.4 2605项目教训

2.3.5现阶段退耕还林应注意的问题

3.退耕还林对国家宏观粮食安全的影响

3.1概念的界定

3.1.1粮食概念的界定

3.1.2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

3.1.3“粮食安全”的内涵

3.2相关研究回顾

3.3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分析

3.3.1.粮食安全在经济上的表现

3.3.2我国不同阶段粮食安全的目标与重点

3.3.3现阶段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3.4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程度分析

3.4.1短期内,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分析的计量与评价

3.4.2退耕还林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影响

3.5本章小结

4.退耕还林地区实地调查-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

4.1调查背景及调查目的

4.2调查方法

4.3调查结果分析

4.4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

4.5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5.退耕还林对微观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

5.1文献回顾

5.2退耕还林与农民粮食安全的影响

5.3调查地农民粮食及食品消费情况概述

5.4实证分析方法应用概述

5.4.1指标选择

5.4.2研究假说及模型设计

5.5实证分析结果

5.6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5.7本章小结

6.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6.1农民收入及其文献回顾

6.1.1宁夏地区农民收入概况

6.1.2农民收入研究文献回顾

6.1.3退耕还林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

6.2应用方法概述

6.2.1数据描述

6.2.2退耕还林工程对收入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6.2.3预测与讨论

6.3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6.4本章小结

7.退耕后提高微观粮食安全的其它途径探讨-生态移民

7.1生态移民

7.2生态移民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调查分析

7.3生态移民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7.3.1分析方法

7.3.2实证分析结果

7.3.3政策含义

8.全文总结

8.1退耕还林必须在保证国家宏观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推进

8.2退耕还林的推进应保证退耕农民的粮食安全

8.3退耕还林应能够通过提高退耕农民收入从而保证其粮食安全

8.4完善粮食流通体系,为微观粮食安全的保障提供必要的条件

8.5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退耕还林是一项旨在改变国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大规模工程。退耕还林在我国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建国之初,国家就有关于保持水土、禁开陡坡的规定,然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原因,退耕工作反反复复,呈“点上治理、面上破坏”的格局。而此次试行于1999年、正式启动于2002年的退耕还林却是有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该工程共分为2000-2005年和2006-2010年两个阶段,届时预计国家将投资2300亿元,完成退耕地造林2.2亿亩。如此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将会对我国宏观和微观的粮食安全产生怎样的影响?退耕还林是否是引起近期国内粮价飞涨的主要因素?怎样处理退耕还林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怎样的退耕规模是适度的?这些都将在本研究中找到答案。在退耕还林第一阶段即将结束时,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为第二阶段的退耕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是必要而迫切的。  论文共分为8个部分。第1、2章主要是问题的提出、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图、所研究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背景探讨;第3章针对全国及省级层面分析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波动、库存水平及外贸依存等的影响,判断退耕后我国粮食安全受到的影响;第4、5、6章以宁夏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民的食物消费、收入的影响,并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退耕后如何保障农民粮食安全的途径与障碍;第7章是对退耕还林的补充调查,探讨了在生态移民的情况下,农民粮食安全保障的变化。第8章为全文部分总结。本研究为全面综合地评价退耕还林对我国宏观和微观粮食安全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思路和分析框架,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政策评估方法(准实验法)及实地调查法对当前研究同类政策项目评估均有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