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及其梭条花叶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6h】

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及其梭条花叶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小麦抗梭条花叶病和白粉病研究进展

第二章黑麦有益基因转移及其在小麦改良中的利用

第二部分研究报告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和鉴定

2.1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和鉴定2.1.1辉县红-荆州黑麦二体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和鉴定2.1.2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多重附加代换系的选育和鉴定

2.1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和鉴定2.1.3单体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

2.1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和鉴定2.1.4其他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和鉴定

2.2辉县红-荆州黑麦双二倍体细胞遗传学及高分子量谷蛋白分析

2.3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梭条花叶病抗性鉴定

2.4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白粉病抗性鉴定

三、讨论

3.1荆州黑麦抗梭条花叶病基因分析

3.2荆州黑麦抗白粉病基因分析

3.3黑麦染色体传递、变异及其鉴定方法的综合利用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荆州黑麦是发现于我国湖北荆州地区的栽培黑麦,经多年鉴定表明高抗小麦白粉病和新生病害梭条花叶病。为转移和利用这些抗病基因,本研究通过小麦地方品种辉县红(高感小麦白粉病和梭条花叶病)与荆州黑麦杂交,综合利用染色体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染色体配对分析及黑麦特异SSR标记等技术从其杂种F<,6>-F<,9>中选育出辉县红一荆州黑麦(简称H-J)二体异附加系5个,其中得到准确鉴定的3个,分别涉及荆州黑麦1R、2R和5R,另2个附加系各添加1对不同黑麦染色体,初步推断为3R和长臂端部发生缺失的7R,分别命名为H-J DAlR,H-J DA2R,H-J DA3R,H-J DA5R和推断的H-J DAd017RL-1;研究还选育出多重附加代换系3个,分别命名为H-JDA4RDS2R(2D),H-J DA4RDSlR(1B)DS2R(2B)和H-J DA2RDSlR(1D),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20"+1"2R(2D)+1"4R,19"+1"1R(1B)+1"2R(2B)+1"4R and 20"+1"1R(1D)+1"2R;研究还选育出5RS端二体附加系1个(H-J DA5RS);另外还选育出涉及2R,3R和5R的单体附加系3个,自发杂合易位系2个以及几个端体附加系。 2003-2006年连续3年在南京六合区田间抗性鉴定表明,辉县红-荆州黑麦双二倍体荆辉1号高抗梭条花叶病,说明荆州黑麦抗性基因在小麦背景中能够稳定表达;H-JDA2R、涉及2R的多重附加系H-J DA4RDS2R(2D)、H-J DA4RDSlR(1B)DS2R(2B)和H-JDA2RDSlR(1D)均高抗梭条花叶病,而H-J DAlR和H-J DA3R表现高感,推测荆州黑麦2R可能携有抗梭条花叶病主效基因,推断的H-J DAde17RL-1也表现一定抗性,推测7R可能也涉及抗性位点。 2003年-2006年南京地区白粉菌混合小种接种鉴定表明,荆辉1号全生育期表现免疫,所选育的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在苗期均表现感病,但在成株期,H-JDA2RDSlR(1D)表现很强的过敏坏死反应,而H-J DA2R和H-J DA4RDSlR(1B)DS2R(2B)表现一定的抗性。2006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利用22个白粉病小种分别接种鉴定表明,荆辉1号除对4个小种表现感病外,对其余18个小种表现免疫或高抗;H-J DA2R抗谱反应不同于Pm7,推测荆州黑麦2R可能含有不同的抗性位点;H-J DA2RDSlR(1D)表现与现有基因或基因组合不同的抗性反应,推测可能涉及不同的抗性位点或组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