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农村建设中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6h】

新农村建设中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1.4技术路线

1.5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和相关理论

2.1公共服务

2.1.1公共服务概念

2.1.2公共服务内容

2.2基本公共服务

2.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

2.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理论基础

2.4.1国外相关理论

2.4.2国内相关理论

第三章我国目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及需求分析

3.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现状

3.1.1城乡居民公共服务购买能力差距不断扩大

3.1.2城乡基础设施供给“长短腿”走路

3.1.3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不能享受同等国民教育待遇

3.1.4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相差甚远

3.1.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严重落后

3.1.6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

3.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原因分析

3.2.1公共财政对城乡公共服务投入不均衡

3.2.2公共服务提供主体角色不明晰

3.2.3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缺陷

3.2.4农民自己供给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3.3新农村建设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分析

3.3.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3.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四章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构想

4.1指导思想

4.1.1政治角度:维护社会公正

4.1.2经济角度:发挥财政投资乘数效应

4.2指导目标

4.3指导原则

4.3.1实施财政能力均等化

4.3.2服务结果均等化

4.3.3基本消费均等化

4.4总体路径

4.4.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

4.4.2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4.4.3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4.5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策略

4.5.1将公共财政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填补农村公共服务缺失空白

4.5.2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重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4.5.3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4.5.4全面完善卫生医疗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卫生体系

4.5.5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给予城乡居民同等国民保障待遇

4.5.6整合农村文化资源,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6考核指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

第五章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5.1南京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现状

5.1.1城乡经济差距导致农村公共服务购买力越来越弱化

5.1.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

5.1.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5.1.4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严重低于城市

5.1.5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普遍较低

5.1.6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影响了人口整体素质

5.2南京市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思想

5.3南京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策略与成效

5.3.1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

5.3.2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5.3.3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大发展

5.3.4重点扶持落后地区以加快实现均等化

5.4南京市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的经验和启示

5.4.1维护社会公正是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动力

5.4.2政府主导是持续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证

5.4.3合理定位政府、企业、农民三者角色

第六章政策建议

6.1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手段

6.2政府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6.3公共服务制度的建立需要系统设计和超前规划

6.4促进第三部门发展以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可以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六项制度建设,其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寻求相关的路径,模式和解决方案,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文首先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着手,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前沿理论和热点观点,阐释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对公共服务内容进行分类并研究,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就是与群众生活最紧密关联的最低需求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主要是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角色不明晰等。课题进一步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阐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课题重点研究了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构想,建立了以指导思想、目标、路径、具体策略等为内容的战略体系。 课题以南京市为例,从实证角度分析,研究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和策略,认为通过向农村提供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就业创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够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教育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危房改造等,为最困难人群提供倾斜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倾斜公共服务,帮促经济薄弱区县和镇村,能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笔者从南京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启示,如合理确定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的角色,形成科学考核机制等;课题最后形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系统设计、引入第三部门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