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地上部氨挥发研究
【6h】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地上部氨挥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引言

一 植物氨挥发研究进展

1植物氨挥发的决定因素-氨补偿点

2植物叶片氨挥发的测定方法

3植物叶片氨挥发量

4植物叶片氨挥发的机理

5影响植物叶片氨挥发的因素

6植物氨挥发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二氮肥利用率的评价体系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试验1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地上部氨挥发

1.1试验材料

1.2试验处理

1.3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1.4数据处理

试验2 水稻氮肥利用率与氨挥发量的关系

2.1试验材料

2.2试验处理

2.3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2.4数据处理

试验3水稻地上部氨挥发的影响因素

3.1试验材料

3.2试验处理

3.3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3.4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1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地上部氨挥发

1.1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地上部日氨挥发量

1.2水稻生育后期地上部氨挥发总量

1.3小结

2水稻氮肥利用率与氨挥发量的关系

2.1水稻地上部生物量

2.2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量

2.3水稻氮肥利用率与地上部氨挥发

2.4小结

3水稻地上部氨挥发的影响因素

3.1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叶片GS活性

3.2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叶片质外体NH4+浓度

3.3小结

第四部分 讨论

1水稻地上部氨挥发与氮肥施用量的关系

1.1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地上部日氨挥发量

1.2水稻生育后期地上部氨挥发总量

2水稻地上部氨挥发与氮肥利用率

2.1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

2.2水稻氮肥利用率

3水稻地上部氨挥发的影响因素

3.1水稻叶片GS活性

3.2水稻叶片质外体NH4+浓度

3.3植物氨挥发与农田氨挥发的影响因素

第五部分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试验采用密闭生长室法,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地上部氨挥发,探讨氨挥发量大小与氮肥利用率高低的关系,旨在为合理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损失提供借鉴。 水稻开花后地上部日氨挥发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呈一定规律性:开花后数日内地上部日氨挥发量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并保持相对较低的日氨挥发量,灌浆期和成熟期日氨挥发量又小幅上升;水稻开花后地上部氨挥发总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低效品种锡稻11同一施氮处理的氨挥发总量显著高于氮高效品种武粳4号,锡稻11不同施氮处理的氨挥发总量差异显著(F=75.09,P<0.0001)。 水稻氮素收获指数(x1,g·g-1)和氮肥生理利用率(x2,g·g-1)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二者与地上部氨挥发总量(y,mg)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公式分别为:y=-0.02117 x1+0.75186(R2=0.8426),y=-1.10386 x2+35.52676(R2=0.8489)。水稻氮肥利用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可能与高氮水平下叶片NH4+浓度较高,导致其地上部的氨挥发量增加有关。 水稻叶片GS活性、质外体NH4+浓度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施氮处理开花期叶片GS活性、质外体NH4+浓度均高于成熟期,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花期和成熟期水稻地上部氨挥发量(y,mg)与叶片GS活性(x1,μmol·g-1·min-1)呈显著负相关,与质外体NH4+浓度(x2,mmol/L)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公式为:y=-0.37846x1+0.41821x2+0.04925(R2=0.9471),说明叶片GS活性和质外体NH4+浓度是水稻地上部氨挥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水稻地上部氨挥发量与叶片GS活性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两者却呈显著负相关,可能与GS活性较高时同化叶片中较多的氨,降低了叶片NH4+浓度,导致叶片氨挥发量减少有关。

著录项

  • 作者

    陈刚;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植物营养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阳春;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稻;
  • 关键词

    水稻; 施氮水平; 生育后期; 氨挥发; 氮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