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野生、半野生、栽培小豆形态解剖比较及PEG处理对栽培小豆幼苗生理和结构的影响
【6h】

野生、半野生、栽培小豆形态解剖比较及PEG处理对栽培小豆幼苗生理和结构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文献综述

1.1小豆的研究进展

1.1.1小豆的起源及分类概述

1.1.2小豆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1.3小豆的品种资源及遗传育种的研究

1.1.4小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1.5小豆的解剖学研究

1.1.6小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1.1.7小豆的经济价值及产业化发展

1.2植物水分胁迫研究进展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野生、半野生、栽培小豆形态解剖比较

2.1.2 PEG处理对小豆抗氧化酶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2.2方法

2.2.1野生、半野生、栽培小豆形态多样性鉴定

2.2.2栽培、半野生、野生小豆营养器官解剖研究

2.2.3 PEG处理对小豆抗氧化酶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3结果与分析

3.1野生、半野生、栽培小豆植株形态多样性分析

3.2小豆营养器官解剖比较

3.2.1茎的形态特征

3.2.2叶的形态特征

3.3 PEG处理对小豆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1渗透胁迫下小豆叶片丙二醛含量(MDA)的变化

3.3.2渗透胁迫下小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3.3.3渗透胁迫下小豆叶片SOD活性的变化

3.3.4渗透胁迫下小豆叶片POD和CAT活性的变化

3.4渗透胁迫对小豆叶显微结构的影响

4讨论

4.1栽培型、半野生型、野生型小豆植株形态性状的变异

4.2栽培型、半野生型、野生型小豆营养器官解剖比较

4.3渗透胁迫下小豆抗氧化酶的变化

4.4渗透胁迫对小豆叶显微结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小豆起源于我国,在亚洲东南、东北部及喜马拉雅高地国家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也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之一,其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丰富的钙、铁、磷元素。本文对野生、半野生、栽培3种类型9份小豆进行了形态和营养器官解剖比较,并且研究了PEG处理对栽培小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结构的影响。结果如下: 对3种不同进化类型小豆的植株形态性状鉴定表明,在野生型小豆向栽培型小豆演化的过程中,株高相关因子(如株高、顶蔓、主茎节数)及全生育日数均值逐渐变小、产量相关因子(百粒重、单株荚数)逐渐变大,半野生型小豆的这些性状上表现出居于野生与栽培型之间的形态特征。 3种进化类型小豆茎的基本结构都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其中栽培小豆茎秆粗壮,次生木质部维管束最发达,野生小豆最不发达;小豆叶片均为叶肉组织分化明显的异面叶,都由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组成。表皮上着生刚毛。野生小豆、半野生小豆、栽培小豆叶面积依次增大,栽培小豆叶面积最大,表现出很强的光合作用,代表了较高的演化水平。 在整个渗透胁迫过程中,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小豆叶片MDA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PEG浓度较低时,小豆SOD活性下降,随着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又上升。POD与CAT活性变化趋势一致。 经PEG处理后,3种栽培小豆叶片结构变化均表现为叶片失水,萎焉,表皮细胞萎缩或者破碎,栅栏组织细胞变短,形状变不规则,海绵组织变小,细胞破碎,细胞结构破坏,细胞间隙变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