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兰科植物提取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研究
【6h】

兰科植物提取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一章文献综述

一植物化学概述

1概述

2植物化学成分

3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4植物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二高血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1高血压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3 ACE的作用机理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发展现状

1 ACEI的分类

2 ACEI的作用机制

3 ACEI的药理学研究

4副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ACE酶的提取及活性检测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2主要试剂

1.3主要仪器

1.4实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酶活力测定结果

2.2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植物提取物的制备及植物提取物中具ACEI活性有效成分的筛选和HPLC进一步的分离纯化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2主要试剂和仪器

1.3实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计算

2.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体外活性测定方法的评价

2.3植物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

2.4 HPLC分离条件的优化

2.5乙醇提取物HPLC分离物的抑制活性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植物提取物中具有ACEI活性有效成分的体内降压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1.2主要试剂

1.3主要仪器

1.4动物饲料

1.5实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之处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活性有效成分的筛选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层析(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了ACEI,以及ACEI活性有效成分的体内降压实验。 采用硫酸铵沉淀法成功地从兔肺中提取得到高活力的ACE酶,粗酶液比活力分别为5.19U/mg(以FAPGG为底物)、4.94U/mg(以HHL为底物)。比较了两种方法测定ACE活性的特点,以FAPGG为底物的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成本较低,但易受样品中色素的干扰,以HHL为底物的方法,操作步骤稍繁琐,但影响因素偏少,特别适合存在色素干扰的样品。 以一种兰科植物的花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渍法、水浸渍法和两相溶剂萃取法分别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测定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抑制,发现乙醇浸提法提取率较高,且提取物易保存、易回收,故本实验选择乙醇浸提法制备植物提取物浸膏。利用溶剂法对乙醇浸提法所得浸膏分别用水、乙醇和乙酸乙酯进行再一次分离,发现利用乙醇浸渍提取后再利用乙醇溶剂分离提取的植物成分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半抑制率(IC50)为13.4 mg/ml。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C18色谱柱)进行初步分离: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A相为0.4%的磷酸缓冲液,B相为甲醇;流速:0.6ml/min;遇峰自动收集。记录波长在220nm的色谱图。结果发现在11.57、13.02和13.35ml洗脱出的极性物质具有体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活性。 动物实验选用二肾一夹型(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按体重和血压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单次给药预实验;单次给药急性降压实验;进行多次给药降压实验。 预实验及单次给药急性降压实验结果都表明,给药后2小时即有降压作用,至12小时血压降低仍较明显。单次给药急性降压实验中,中剂量的ACEI降压作用较强,给药后降压效果都比较明显(与给药前比较p<0.05),平均降压16.3 mmHg,且持续时间较长,达12小时;各组对心率的影响则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在一种兰科植物中发现了具有显著降压作用的有效成分,并证明该有效成分具有ACEI活性,并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实现降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