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和模型的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6h】

基于GIS和模型的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生态环境质量及其评价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

1.1 生态环境质量及其评价的基本内涵

1.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2 国内外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3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2.4 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3 南水北调沿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Literature Review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内容和方法

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1.1 南水北调工程基础情况

1.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江苏省境内工程基础情况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条件

2.2 社会经济条件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数据来源

The Research Area Situation,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

第三章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1.2 评价指标体系

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 评价标准的选择

3 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3.1 评价单元

3.2 评价方法

4 结论

参考文献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along the East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Jiangsu Province

第四章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相关指标模型的研究

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相关指标模型的确定

1.1 植被覆盖度

1.2 水土流失量

1.3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被覆盖度

2.2 水土流失量

2.3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3 结论

参考文献

The Model of Correlation Index Factor in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along the East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et in Jiangsu Province

第五章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 调水工程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数

2 调水工程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各子系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3 结论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调水工程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选择

1.2 调水工程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相关指标因子模型

1.3 调水工程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2 结论

3 主要创新点

4 展望与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有关概念与理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水利工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这对保障调水工程的安全运行,也对维护调水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构建了较系统、多要素的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生态环境(5个指标)、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4个指标)以及社会经济(6个指标)三个子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又由反映该子系统特征的指标组成,共计15个具体指标,即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工业废水处理率、水质达标率、人均GDP、人口密度、环保投资占GDP比重、水资源利用开发率、工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粮食生产力。
   2.建立了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量和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指标的定量模型,以及基于灰色关联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空间数据强大的输入、存储、管理、分析能力,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系统的指标因子及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时空动态分析。
   3.利用建立的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三个评价指标模型,对研究区域典型年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典型年份2000年和2005年,调水沿线区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2.66%下降为48.29%;水土流失状况有所改善,轻度级以上的水土流失总面积比例由4.13%下降为3.20%;农业面源污染负荷,2005年的污染程度较2000年严重,结果不容乐观。
   4.利用建立的基于灰色关联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1998-2007年调水工程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7年,调水工程沿线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差异性不大,但年际间波动较大,等级大多处于一般或良好的状态。而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总体趋势,除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子系统略有下降外,其余都稍有上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