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对安徽毫州农信社的调查
【6h】

我国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对安徽毫州农信社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分析框架

1.5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5.1 样本选择

1.5.2 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银行业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绩效与绩效评价的概念

2.2 绩效评价的主体和目标

2.3 绩效评价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制度变迁理论

2.4 国内外银行业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

2.4.1 国内银行业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

2.4.2 国外银行业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

2.5 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

2.5.1 我国农村信用社

2.5.2 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现状

3.1 我国农信社经营现状

3.2 农信社绩效的影响因素

3.2.1 农信社外部环境

3.2.2 农信社内部环境

3.3 我国农信社现有绩效评价体系及存在问题

3.3.1 现有绩效评价体系

3.3.2 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3.4 样本农信社的绩效现状

3.4.1 样本农信社基本情况

3.4.2 样本农信社经营绩效

第四章 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农信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1.1 农信社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4.1.2 定量指标体系

4.1.3 定性指标体系

4.1.4 农信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2 绩效评价模型指标权重的确立

4.2.1 定量指标权重的确立

4.2.2 定性指标权重的确立

4.3 评价标准体系的确立

4.3.1 定量指标标准体系的设立

4.3.2 定性指标标准体系的设立

4.4 评价方法的选择

4.5 农信社绩效评价体系的运用

4.5.1 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4.5.2 提高亳州市农信社经营绩效的建议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最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是支持三农建设的主力军,其经营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与稳定。建立科学、有效、易于操作的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对于引导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实现协调发展;建立预警机制,规避经营风险;促进内部沟通,提供决策信息以及调动管理者及员工积极性,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有重大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信社的经营状况如何?其绩效水平受哪些方面的影响?农信社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目前使用哪些体系考核农信社绩效水平?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
   为弄清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我国农信社经营现状和影响其绩效水平的因素,随后分析和评价目前农信社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广泛采用的针对农信社的绩效评价体系所存在的不足,然后运用现代管理学和管理科学知识,广泛借鉴已有的绩效管理方法,分析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设计科学的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模型,从而完成对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的全面优化。最后,以安徽省亳州市农村信用社作为实例,对设计出的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考察这一体系在我国农村信用社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首先根据农信社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和指标设计思路,参考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Yaron业绩评估框架,确定农信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随后,在已构建的实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四家联社连续6年的数据做样本,采用熵权法确立定量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定性指标权重,同时确定评价标准体系;然后,选用功效系数法作为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我国农村信用社绩效评价体系。并建议以此作为农信社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考核和评价农村信用社绩效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