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生长发育的影响
【6h】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生长发育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

1.2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及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

1.3 铅、铜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及对植物的伤害

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2.1 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指标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生长指标的影响

2.2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光合作用指标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指标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2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MDA含量的影响

2.3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4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2.5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NR活性的影响

2.6 土壤铅、铜含量对蕹菜、芦蒿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铅、铜在蕹菜、芦蒿体内不同部位的富集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指标测定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铜在蕹菜体内各部位的富集规律

2.2 铜在芦蒿体内各部位的富集规律

2.3 铅在蕹菜体内各部位的富集规律

2.4 铅在芦蒿体内各部位的富集规律

2.5 蕹菜、芦蒿对铅、铜的富集能力比较

2.6 蕹菜、芦蒿体内铅、铜含量与土壤中铅、铜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展开▼

摘要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也是我国农业重要的支柱型产业,然而,随着蔬菜生产迅猛发展,蔬菜安全质量倍受人们关注。蔬菜的铅、铜污染是城郊型菜区的问题之一,它不仅显著降低蔬菜的卫生品质,而且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并对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以蕹菜、芦蒿为研究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铅、铜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蕹菜、芦蒿的生长指标、光合作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研究了铅、铜在蕹菜、芦蒿体内的富集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重金属对同一蔬菜作物的影响不同,同种重金属对不同蔬菜作物的影响也不同。低浓度铅对蕹菜鲜重及株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芦蒿影响不显著,高浓度铅显著抑制蕹菜、芦蒿的生长;低浓度铜对蕹菜、芦蒿生长影响不显著,而高浓度的铜对蕹菜、芦蒿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本试验条件下,铅-铜复合污染对蕹菜和芦蒿鲜重及株高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铅-铜复合污染比单一元素的胁迫作用大得多。
   (2)蕹菜、芦蒿不同部位对铅、铜的积累量不同,总体上看,大部分铅、铜富集在蕹菜、芦蒿的根部,向地上部分迁移较少。铜在蕹菜、芦蒿各部位的富集表现出根>叶>茎的变化规律;铅在蕹菜、芦蒿体内各部位富集情况较铜复杂,在蕹菜体内呈现根>茎>叶的规律,而在芦蒿体内呈现根>叶>茎的规律;蕹菜、芦蒿对铅的富集能力表现出蕹菜远大于芦蒿的规律,蕹菜对铅的富集能力较强。蕹菜、芦蒿根、茎、叶中铅、铜含量与土壤中施加的铅、铜浓度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土壤中施加铅、铜浓度的增加,蕹菜、芦蒿体内各部位的铅、铜含量也逐渐升高,说明土壤中铅、铜浓度的高低是影响蕹菜、芦蒿体内铅、铜含量多少的重要因素。
   (3)在铅、铜单一污染条件下,蕹菜、芦蒿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大体上表现出随着施加铅、铜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表明低浓度铅、铜有利于蕹菜、芦蒿的光合作用,高浓度铅,铜抑制蕹菜、芦蒿的光合作用;铅、铜复合污染对蕹菜、芦蒿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影响较单一污染大。
   (4)铅、铜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蕹菜、芦蒿的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低浓度铅、铜污染条件下,蕹菜、芦蒿叶片SOD、POD活性相比对照无显著差异,而高浓度铅、铜污染可显著提高蕹菜、芦蒿叶片SOD、POD活性;蕹菜、芦蒿对相同浓度的铅、铜单一污染耐受能力不同,芦蒿耐受能力高于蕹菜。高浓度铅、铜污染可显著增加蕹菜、芦蒿体内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NR活性。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又名空心菜菊科蒿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