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EMS诱变构建甘蓝型油菜突变体库的初步研究
【6h】

利用EMS诱变构建甘蓝型油菜突变体库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突变体库构建方法

1.1.1 理化诱变

1.1.2 T-DNA插入

1.1.3 转座子

1.1.4 基因沉默

1.2 突变体的筛选方法

1.2.1 形态学观察

1.2.2 品质分析

1.2.3 抗性筛选

1.2.4 TILLING技术

1.3 植物突变体库研究概况

1.4 甘蓝型油菜主要突变体

1.5 本研究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诱变处理及田间种植方式

2.2.2 突变体的观察和筛选鉴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M1表型性状突变体筛选

3.2 M2表型性状突变体筛选

3.2.1 叶性状

3.2.2 花器性状

3.2.3 株型性状

3.2.4 角果性状

3.2.5 种皮颜色

3.2.6 M3苗期鉴定

3.3 M2代脂肪酸含量变异材料筛选

3.3.1 M2代近红外初步分析

3.3.2 M2代气相色谱分析

3.4 除草剂筛选

3.4.1 M2代筛选

3.4.2 M3代筛选

第四章 讨论和全文结论

4.1 讨论

4.1.1 EMS诱变频率

4.1.2 突变体类型及其应用

4.2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突变体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功能基因研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4种浓度EMS处理甘蓝型油菜NJ7982种子,选取其中诱变效果好的处理(0.4%EMS)所衍生的群体,作本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诱变后代的苗期、开花期、成熟期的表型观察,对表型性状突变体进行筛选和鉴定;还对突变处理群体进行了种子脂肪酸含量筛选和除草剂筛选。主要结果如下:
   1.表型突变性状:对M2群体内各植株的形态学观察,获得了包含叶、花器、株型、角果、种皮的表型性状的突变体,共8789株,总的突变表型频率达18.51%。子叶性状突变体包括3子叶、子叶黄化等,占群体的0.22%;叶片性状突变体包括有黄化叶、白化叶、紫色叶、上卷叶、下卷叶等,占群体0.74%;花器性状突变体包括紫色花蕾、死蕾、3花瓣、6花瓣、白色瓣、黄白双色镶嵌花瓣、花瓣皱缩、完全不育、微粉株等,占群体9.38%;株型性状突变体包括矮杆、粗茎、多分枝、紧凑型、丛生、褐茎、紫茎、早衰等,占群体4.98%;角果性状突变体包括粗角、长角、弯角、紫角等,占2.79%;另外,在收获群体内筛选获得了50份黄籽材料,占收获群体0.40%。这些多样性的表型突变材料,为甘蓝型油菜功能基因研究及种质创新提供基础性材料。
   2.高油酸种质:通过种子脂肪酸含量测定,从M2群体内筛选获得了7份油酸含量大于73%的种质,平均油酸含量达75.18%±1.69%,与野生型的(66.65%)相比较提高了8.53个百分点。这些高油酸材料在油菜脂肪酸改良中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3.抗草甘膦变异株:对M2代105263株幼苗进行草甘膦喷雾,处理后仅5株幼苗成活下来,幼苗成活率达到0.004%,并认为此5株幼苗为抗除草剂材料。M3代,重复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变异材料对致死浓度的草甘膦仍具有忍耐力,这为抗除草剂油菜品种的培育提供新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