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6h】

江苏省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纹枯病的系统研究

1.1 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简史

1.2 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生物学

1.3 病原菌的遗传特性

1.4 病菌的遗传变异机制

1.5 抗水稻纹枯病研究

1.6 病菌与寄主互作

2 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方法和技术

2.1 群体的遗传结构

2.2 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方法和技术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水稻纹枯病菌菌株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准菌株

1.2 试剂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水稻纹枯病原菌菌株采集及分离纯化

2.2 水稻纹枯病原菌细胞核数目

2.3 菌株形态学分类

2.4 水稻纹枯菌菌株间菌丝融合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稻纹枯病菌生物学性状与致病力分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不同温度对水稻纹枯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2 病原菌生长速率(菌落生长直径)测定

1.3 病原菌在PSA平板上的生长学特性观测

1.4 致病力接种测定

1.5 水稻纹枯菌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2 生长速率的测定

2.3 病原菌在PSA平板上的生长学特性观测

2.4 致病力测定

2.5 菌株生物学特性与致病力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江苏省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DNA的提取

1.2 ISSR反应体系

1.3 RAPD反应体系

1.4 谱带的记录与数据处理

1.5 数据分析

1.6 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ISSR-PCR扩增图谱及条带结果

2.2 聚类分析

2.3 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

2.4 菌株RAPD扩增结果

2.5 菌株RAPD扩增与ISSR-PCR聚类结果比较

2.6 ISSR和RAPD标记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的世界性三大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产稻区。其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类丝核菌属。该菌属寄主范围极广,适应力强,因此防治相当困难。目前该病已成为限制水稻高产和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性使得该病害的防治更为困难。
   为了解近年来江苏省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集分离86株水稻纹枯病菌,进行传统形态学研究与遗传多态性分析,试图寻找菌株DNA多态性与菌株生长速率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并了解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亲缘关系的遗传结构及致病力分化情况。
   本研究在2009-2010两年的6~10月间从江苏省6县市(即6个生态区)采集的病样共分离得到了80株水稻纹枯菌株,及福建省厦门市田间采集的病株分离得到6株菌株,加上本实验室保存的水稻纹枯病菌Rh-2,共计87株菌株。分别对这87株菌株进行了菌丝细胞核数目观测、融合群鉴定和形态学分类。从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的几方面比较了87株水稻纹枯菌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其生长速率、菌落形态、气生菌丝以及菌核量等生物学特性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室内离体接种法(分别接种蚕豆叶片,水稻叶片和叶鞘三种离体材料)测定87株菌株的致病力,结果发现,4株菌株致病力弱,对水稻叶鞘未检测到致病力;其余菌株对离体材料均表现出较强致病力。同时发现,相同菌株分别接种三种不同室内离体材料,其致病力鉴定结果差异不大。温室盆栽嵌入接种法结果显示,各菌株间致病力差异显著。除了4个菌株对活体水稻无致病力以外,其余83个菌株均能侵染水稻症状,其中2株菌株的致病力最强,菌株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将87株菌株分别接种6个水稻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间不同菌株致病力差异显著且存在互作分化。
   最后,本研究同时采用ISSR与RAPD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水稻纹枯菌遗传变异及遗传分化,利用分子标记揭示的遗传相似系数对7个地理种群(江苏省6县市及福建省厦门市)的菌株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构建个体间遗传关系UPGMA聚类树状图,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相似系数约0.70为标准,可把87个水稻纹枯菌菌株为7个遗传聚类群,来源于同一地区的菌株相似性较高,基本各自可归为一类。表明,ISSR扩增片段类型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ISSR和RAPD两种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相似系数0.769,即两者结果显著正相关,表明其一致性,两种分子标记方法均适合于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将7个地理种群构成的ISSR表型数据矩阵输入PopGene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各种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表明: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分化程度,相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同时种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即种群间具有较高的基因多样度。
   通过对87株菌株的生长速率和致病力的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507,二者存在中等强度的正相关性,即生长速率快的菌株一般致病力较强。从聚类分析结果及致病力鉴定结果看,菌株的致病力差异与菌株来源、DNA条带的多态性与遗传聚类群的划分并无明显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