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市银行季度面板数据
【6h】

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市银行季度面板数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框架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2.3 技术路线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净利差概念界定

2.2.2 净利差合理水平

2.2.3 净利差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分析

第三章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3.1.1 变量选取

3.1.2 模型设定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上市银行总体分年度描述性统计

3.3.2 各类型商业银行描述性统计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静态面板数据回归

4.1.1 计量模型说明

4.1.2 实证分析过程

4.1.3 初步结论

4.2 分位数回归估计

4.2.1 分位数模型的说明

4.2.2 实证分析过程

4.2.3 初步结论

4.2.4 对分类型银行的进一步分位数回归分析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净利差(NIM)是商业银行利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已被视为衡量银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但如果利差水平偏高,往往也意味着社会承担的高成本和金融中介运营的低效率。净利差作为衡量利息收入状况的指标,无论是在已经利率市场化的发达国家还是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中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净利差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相关金融监管机构正确引导银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银行业净利差较之从前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加复杂。本文以Ho-Saunders模型理论推导为基础,将主要影响因素的指标分为风险、经营和规模三类,并利用上市银行2007-2013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对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针对研究目标,设定以下研究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主要对净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回顾,对国内外文献分别进行综述和评述,并指出已有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对净利差的概念进行厘清以及探讨净利差的合理水平,并介绍了净利差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模型,在一定假设条件约束下,利用公式推导出净利差的影响因素模型。
  第三章为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首先根据第二章的理论模型推导,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Ho-Saunders模型进行扩展改进,选取变量并设立模型,然后对模型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描述性统计分析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讨论:一是对上市银行总体分年度描述性统计分析;二是对各类型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四章为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是本文内容的核心部分。首先是对所运用的计量模型和检验方法进行说明,阐述了如何选取适合本文实证分析的面板数据模型;其次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之上,分别对上市银行总体以及三种类型银行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到初步结论;最后根据面板数据特点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影响因素间差异进行进一步分析。
  第五章为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总结前文分析结果,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风险溢价对净利差的影响显著;(2)在影响净利差的经营因素方面,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具有差异性;(3)规模因素与各类型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商业银行效率,同时扩大社会福利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