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6h】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现状

1.1.2 景观生态学理论背景下的创新思路

1.2 研究对象

1.2.1 总体规划定位

1.2.2 区位概况

1.2.3 生态环境

1.2.4 选取本案案例的典型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动态

1.3.1 生态安全研究动态

1.3.2 景观生态安全研究动态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理论、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理论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景观内涵和特点

2.1.2 生态安全与城市生态安全

2.1.3 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安全概念及特征

2.1.4 影响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安全的主要因素

2.2 城市景观生态格局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基础概念

2.2.2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2.3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2.3.1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内涵

2.3.2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单元

2.3.3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3.5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2.4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2.4.1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内涵

2.4.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

2.4.3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

第三章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分析

3.1 开发区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3.2 开发区生态安全基础条件分析

3.2.1 地形地貌

3.2.2 水系空间

3.2.3 绿地空间

3.3 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4 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要素分析

3.4.1 基质的转变

3.4.2 廊道逐渐形成网络格局

3.4.3 斑块呈现较高丰富度和破碎化

3.5 开发区现村生态污染源分析

3.5.1 农业面源

3.5.2 生活污染源

3.5.3 工业污染源

3.6 开发区现存的生态安全隐患

第四章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1 开发区景观生态分类

4.1.1 城市景观生态分类依据及原则

4.1.2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观生态分类

4.1.3 相关数据的处理

4.2 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2.1 本文景观指数的选取及其生态意义

4.2.2 景观结构指标

4.2.3 景观功能指标

4.2.4 景观发展潜力指标

4.3 数据来源与指标阈值

4.3.1 数据来源

4.3.2 指标阈值

4.4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建立

4.4.1 层次分析法的具体应用

4.4.2 本案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4.5 评价结果及相关分析

4.5.1 景观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4.5.2 计算安全指数

4.5.3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4.5.4 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形势分析

4.6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建设

5.1 景观生态安全建设概念和原则

5.1.1 景观生态建设的相关概念

5.1.2 开发区景观生态建设原则

5.2 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

5.2.1 源的确定

5.2.2 潜在阻力面的判别

5.2.3 缓冲区的确定

5.2.4 生态廊道的构建

5.2.5 景观战略点的建设

5.2.6 整体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建立

5.3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的优化举措

5.3.1 调整综合布局,完善合理功能区

5.3.2 恢复自然生境,重建多样化生态环境

5.3.3 积极保护重要自然及人文景观

5.3.4 控制污染源,建设绿色生态家园

5.3.5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清洁生产技术快速发展

5.3.6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5.3.7 提升公民生态意识,加强社会风气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之处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高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各大城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口剧增、环境恶化、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一系列“城市病”频频出现,人类生存危机愈发严重,城市中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新老城区的更替与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必然与以上提到的问题息息相关,针对此领域的景观生态安全研究也成为热点议题。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京的极具发展的新市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变成了南京最具魅力的综合片区。而对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能够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为开发区提供一些具有实质建设性的建议,对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能为其他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
  本文在前三章中,首先对当前城市化发展背景与国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结合本文研究对象的区位、生态、功能定位等特点,阐述了选取该案例的典型意义。而后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本文研究在当前同类研究中的价值,并根据研究目的将支持本文的主要理论、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其次将相关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接下来通过数据调查和相关资料汇总,对开发区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从经济发展情况、自然概况、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要素变化、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为建立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供背景支持。
  在第四章及第五章中,首先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与生态安全评价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景观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以景观生态安全问题为出发点,为开发区的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选取原则,从不同领域选取了多项指标。接下来以开发区相关遥感影像为素材,利用ERDAS、GIS、Fragstats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处理与提取,并结合AHP法和综合评价法得到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对一般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拟定,分析出当前开发区所处的景观生态安全状况。根据量化计算得出的评分结果,最终得出了开发区的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为79.32,达到了所拟定的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Ⅲ级,属于一般状态,但分数较接近Ⅱ级的优良状态,总体来说景观生态安全状况还算正常,但生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且存在较大隐患。通过对比表4-25中各个项目层以及因素层的得分后,可以明显发现项目层中,景观综合协调度与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对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的维护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而景观生态结构得分相对较低,通过查看景观结构层中所包含的指标相对权重以及相关综合评分,均可发现开发区目前景观结构方面问题较为显著,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稳定构成了一定威胁。针对景观生态系统中存在问题的地方,结合现场调研和遥感图像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建设的优化方案,即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构建合理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最后根据开发区内现存的景观生态安全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促进开发区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发展的相关策略。
  在第六章中,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基本结论,并分析出本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基于现实情况的思考和未来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展望。本文首次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景观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并成功构建了基于景观结构、景观功能以及景观发展潜力三大方面的景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ERDAS,GIS,Fragstats等软件对研究目标遥感图像进行了相关处理,提取了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并结合相关年鉴、统计公报、规划信息等,充分反映出了开发区生态安全的内涵,评价层次较为清晰,为今后类似的开发区或城市新城区建设的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