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絮凝剂细菌b-4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6h】

产絮凝剂细菌b-4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综述

1.1 微生物絮凝剂的优势和特性

1.2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

1.3 絮凝活性的影响因素

1.4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

1.5 微生物絮凝剂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趋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来源、实验仪器设备及培养基

2.1.1 菌种来源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培养基(单位:g/L)

2.1.4 实验主要药品

2.2 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2.2.1 絮凝剂产生菌筛选流程

2.2.2 絮凝活性测定方法

2.2.3 絮凝剂产生菌初筛方法

2.2.4 絮凝剂产生菌复筛方法

2.2.5 菌体生长量测定方法

2.2.6 细菌的形态观察

2.2.7 细菌的理化性质鉴定

2.3 优化筛选培养基实验

2.3.1 发酵时间对茵体生长及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2.3.2 不同碳源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2.3.3 不同氮源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2.3.4 不同盐离子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2.3.5 盐离子浓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2.3.6 培养基pH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2.4 优化培养条件实验

2.4.1 摇床转速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2.4.2 培养温度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2.5 絮凝条件实验

2.5.1 不同助凝剂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2.5.2 搅拌方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2.5.3 高岭土悬浊液pH值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2.5.4 样品的加样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2.6 聚丙烯酰胺与生物絮凝剂对污水处理效果

2.7 污水絮凝实验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菌种的分离筛选结果

3.1.1 形态描述

3.1.2 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3.2 b-4产絮凝剂细菌培养基优化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因素

3.2.1 培养时间对菌株生长及絮凝率的影响分析

3.2.2 不同碳源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3.2.3 不同氮源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3.2.4 不同无机盐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3.2.5 不同浓度的KH2PO4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3.2.6 培养基起始pH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3.3 b-4产絮凝剂细菌培养条件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因素

3.3.1 培养温度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3.3.2 摇床转速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3.4 絮凝条件对絮凝活性的影响

3.4.1 菌液的加样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3.4.2 不同种类阳离子助凝剂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3.4.3 搅拌速度与方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3.4.4 高岭土悬液pH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应用研究

4.1 聚丙烯酰胺与生物絮凝剂对污水处理效果分析

4.2 b-4发酵液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0株产絮凝剂细菌,经过复筛得到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无色菌属,命名为b-4。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其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 g/L,蛋白胨1.2 g/L,KH2PO40.5g/L。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8.0。适宜的培养条件是:温度30℃,摇床转速100r/min,培养时间48h。用b-4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处理进行絮凝条件研究,确定培养液最佳的絮凝pH值为7.5,发酵液的投加量为2mL,添加Ca2+能显著提高其絮凝活性。b-4菌株在上述最佳条件下的发酵液对1%的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97%以上。
  在同等条件下,b-4发酵液对污水的处理能力比聚丙烯酰胺对污水的处理能力高出近20%,它对工业污水、模拟污水的处理能力都比较好,对墨水的处理能力最高达到89.4%,对工业污水的处理能力最高达到81%,对土壤悬浊液、过期牛奶的处理效果也都比较明显。
  微生物絮凝剂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发展成为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新一代絮凝剂,可能在未来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无机高分子和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以其特性和优势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