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褶纹冠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及稚贝培育
【6h】

褶纹冠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及稚贝培育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蚌科钩介幼虫的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1 蚌科概况

1.1 蚌科生物学特性

1.2 生态功能及经济价值

1.3 我国蚌科资源状况

1.4 我国淡水蚌类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2 蚌科钩介幼虫体外培研究进展

2.1 标准组织培养液

2.2 有机物质添加剂

2.3 抗生素

2.4 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条件研究

3 体外培养获得稚贝的后期培育

3.1 稚贝培养系统

3.2 稚贝的饵料

4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4种鱼血清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的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成熟钩介幼虫的采集

1.2 血清准备

1.3 4种血清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1.4 4种鱼血清的生化指标测定

1.5 底泥和光照对稚贝初期生长影响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清种类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2.2 4种鱼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分析

2.3 底泥和光照对稚贝发育影响

3 讨论

3.1 血清对钩介幼虫变态发育影响

3.2 底泥和光照对稚贝生长影响

第三章 褶纹冠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配方及条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成熟钩介幼虫准备及血清准备

1.2 温度对钩介幼虫存活的影响

1.3 基础培养液与血清比例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1.4 幼虫培养密度对变态发育的影响

1.5 抗生素浓度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1.6 高抗生素浓度与高密度组养殖实验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钩介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的存活时间

2.2 基础培养液与血清比例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2.3 培养密度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2.4 抗生素浓度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2.5 高抗生素浓度与高密度组生长发育

3 讨论

3.1 钩介幼虫的存活时间

3.2 培养配方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3.3 培养条件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

第四章 体外培养条件下的钩介幼虫与稚贝生长发育与形态学观察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光学显微观察

1.3 电镜样品制备及观察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熟钩介幼虫形态特征

2.2 培养阶段钩介幼虫形态及器官发育

2.3 稚贝后期生长

3 讨论

3.1 褶纹冠蚌幼虫及稚贝的外部形态变化

3.2 褶纹冠蚌内部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展开▼

摘要

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是指在没有寄生寄主鱼的情况下将其置于适当温度、湿度、以及营养条件下,使之生存和生长并完成变态的过程。本文开展了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的体外培养技术研究,对非寄生变态发育的稚贝的成活、生长及形态发育进行了跟踪比较,并开展了早期稚贝培养模式的筛选及优化。钧介幼虫体外培养对保护和恢复缺乏寄主鱼资料的濒危淡水贝类种群起到积极的作用,为蚌类的全人工繁殖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1.4种鱼血清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的效果研究
  选用褶纹冠蚌的特定寄主鱼——鳙鱼、非寄主鱼——黄颡鱼、鲤鱼、罗非鱼的血清作为幼虫体外培养配方的重要营养源,以不添加血清组为对照,比较了4种血清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成活率及变态率影响;分析了4种鱼血清中生化指标;并利用非寄主鱼——鲤鱼血清培养的钩介幼虫为材料,测试了底泥和光照对稚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钩介幼虫成活率为76.24±6.71%,变态率为0;添加4种寄生鱼血清组稚贝变态率在96.26~99.11%,且3种非寄主鱼组均高于特定寄主鱼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种非寄主鱼培养的钩介幼虫变态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测试16种指标中,鳙鱼血清中高密度脂肪酸和低密度脂肪酸显著低于非寄主鱼(P<0.05);添加底泥且正常光照组成活率为93.33±0.27%,成活稚贝平均壳长为1.06±0.13mm,添加底泥无正常光照组成活率为92.22±0.58%,成活稚贝平均壳长为1.03±0.17mm,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添加底泥组成活率均为0,表明光照对稚贝生长无影响,底泥对稚贝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2.褶纹冠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配方及条件研究
  开展了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的体外培养配方及条件优化研究,以鲤鱼血清为幼虫体外培养配方的重要营养源,比较了基础培养液与血清比例、抗生素浓度、培养密度对幼虫变态率及稚贝的后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与基础培养液的比例为2∶1、2.5∶0.5、2∶0.5条件下钩介幼虫变态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幼虫密度在700只/盒(1.5×6cm)时变态率最高,但从300~1100只/盒培养密度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变态率高于96%;没有添加抗生素浓度组变态率最低,为76.24±9.47%,添加1/2倍抗生素混合液变态率最高,为97.88±0.78%,添加抗生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高抗生素组、高密度组稚贝在投喂15d后成活率及壳长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筛选出褶纹冠蚌的钩介幼虫的高效培养配方及条件,也将为其他蚌类体外培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3.体外培养条件下的钩介幼虫与稚贝生长发育与形态学观察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体外培养钩介幼虫及稚贝形态观察,发现变态前期钩介幼虫双壳表面无明显变化,变态完成后,稚贝新壳表面形态出现差异,新壳中部较平滑,新壳边缘凹凸不平;钩介幼虫外套膜表面较平滑,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褶皱不断增多;外套膜纤毛从培养第3~6天开始出现,随着培养时间增加纤毛越来越密集;斧足第3d成形雏形,第6d可见斧足腹侧沟及斧足表面纤毛;培养第6d可见鳃丝雏形,第9d鳃丝更加密集,稚贝培育一个月后鳃丝基本成形,但发育仍不十分完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