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豆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的DNA甲基化比较分析及候选基因的克隆
【6h】

大豆不育系NJCMS1A与保持系NJCMS1B的DNA甲基化比较分析及候选基因的克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雄性不育现象和杂种优势利用

2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2.1 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

2.2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2.3 植物雄性不育的机理

3 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3.1 表观遗传学概述

3.2 DNA甲基化的作用

3.3 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3.4 DNA甲基化与植物雄性不育

4 大豆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4.1 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4.2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4.3 大豆雄性不育的应用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比较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

2.2 重亚硫酸盐测序验证

2.3 甲基化图谱分析

2.4 甲基化峰分布

2.5 NJCMS1A和NJCMS1B间的差异甲基化区域和基因

2.6 差异甲基化基因的GO功能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

3 讨论

3.1 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基因

3.2 与转录调控相关的基因

3.3 与花粉壁发育相关的基因

3.4 与雄配子发育相关的基因

3.5 与线粒体结构相关的基因

第三章 大豆GmGST 1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2.2 GmGST 12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

2.3 GmGST 1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GmGST 12的组织表达分析

2.5 GmGST 12的亚细胞定位

2.6 GmGST 12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3 讨论

第四章 大豆GmIscU1-like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2.2 GmIscU1-like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

2.3 GmIscU1-lik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GmIscU1-like的组织表达分析

2.5 GmIscU1-like的亚细胞定位

2.6 GmIscU1-like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3 讨论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诸多学者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开展了广泛研究,但其分子机理仍不清楚。关于DNA甲基化与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关系在水稻等作物上已有报道,但在大豆上尚未有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开展大豆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DNA甲基化比较分析及候选基因的克隆,获得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MeDIP-seq技术分别检测了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MeDIP-seq测序显示clean reads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比较均匀,可覆盖大豆基因组中绝大多数的CpGs,主要分布于转座元件、启动子、内含子等基因组元件。DNA甲基化图谱分析显示,NJCMS1A与NJCMS1B的DNA甲基化图谱相似,其中转录起始位点(TSS)和转录终止位点(TTS)附近的甲基化水平最低,当远离上述两个位点时甲基化水平骤然上升,而且基因体的甲基化水平要高于TSS上游2kb和TTS下游2kb区域。不同基因组元件中的甲基化峰分布表明,转座元件中的甲基化峰数目最多,而5'UTR、3'UTR和编码序列(CDS)中的甲基化峰数目较少,转座元件中又以长末端重复(LTR)和末端反向重复(TIR)发生甲基化的数目最多。NJCMS1A与NJCMS1B间共鉴定出178个差异甲基化基因,其中156个表现下调、22个表现上调(以NJCMS1B为对照)。GO功能分析表明,114个差异甲基化基因注释到一个或多个GO类别,其中有4个GO term为显著富集;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18个差异甲基化基因参与并富集于同源重组、嘌呤代谢、蛋白酶体、非同源末端连接、嘧啶代谢等通路。此外,利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对8个差异甲基化区域进行了验证,发现有6个差异甲基化区域的DNA甲基化模式与MeDIP-seq结果一致,说明MeDIP-seq测序结果是可靠的。
  2、综合MeDIP-seq结果和前期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出GmGST12和GmIscU1-like两个候选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从NJCMS1A和NJCMS1B的花蕾中克隆了GmGST12和GmIscU1-like基因,其ORF分别为708 bp和516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mGST12和GmIscU1-like分别编码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铁硫簇支架蛋白,GmGST12具有GST_N和SCOP两个保守结构域,GmIscU1-like具有一个IscU_like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GmGST12和GmIscU1-like分别与辣椒CcGST12和蒺藜苜蓿MtISU1的同源性最高,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53%和83.72%。组织表达分析表明,GmGST12在NJCMS1A花蕾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地高于NJCMS1B,而在根、茎、叶中的表达没有差异,GmIscU1-like在NJCMS1A的根、茎和花蕾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地高于NJCMS1B,而在叶中的表达水平却显著地低于NJCMS1B。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mGST12定位于全细胞。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3301-GFP-GmGST12和pCAMBIA3301-GFP-GmIscU1-like,并成功转化了根癌农杆菌,为转基因功能验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