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荡湖渔业生态环境评估及资源增殖对策
【6h】

长荡湖渔业生态环境评估及资源增殖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现状

1.3 长荡湖概况

1.4 长荡湖渔业资源与管理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长荡湖水体理化指标空间变化与富营养状态评价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水样采集与理化分析

2.2.2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2.3 实验结果

2.3.1 长荡湖水质现状

2.3.2 水质类别评价

2.3.3 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2.4 讨论

2.4.1 水质现状与富营养趋势

2.4.2 氮磷营养盐水平的空间变化

第三章 长荡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现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1 优势度

3.3.2 多样性评价

3.4 调查结果

3.4.1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

3.4.2 群落优势种

3.4.3 浮游植物现存量

3.4.4 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

3.5 讨论

3.5.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优势种

3.5.2 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

3.5.3 浮游植物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第四章 长荡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现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1 优势度

4.3.2 多样性测度

4.4 调查结果

4.4.1 浮游动物群落组成

4.4.2 群落优势种

4.4.3 浮游动物群落现存量

4.4.4 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

4.5 讨论

4.5.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优势种

4.5.2 浮游动物密度与生物量

4.5.3 浮游动物多样性

第五章 长荡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1 优势度

5.3.2 多样性测度

5.4 调查结果

5.4.1 底栖动物群落组成

5.4.2 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

5.4.3 底栖动物现存量

5.4.4 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

5.5 小结

5.5.1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优势种

5.5.2 底栖动物现存量

5.5.3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第六章 长荡湖鱼类资源现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3 数据统计与分析

6.4 调查结果

6.4.1 渔获群落组成

6.4.2 渔获群落结构

6.4.3 渔获群落优势种

6.4.4 渔获群落多样性特征值

6.4.5 渔获生物学

6.5 讨论

6.5.1 渔获群落结构组成

6.5.2 鱼类优势种与渔获生物学

6.5.3 渔获群落多样性

第七章 长荡湖渔产潜力评估与资源增殖对策

7.1 引言

7.2 估算方法

7.3 计算结果

7.3.1 浮游植物的渔产潜力

7.3.2 浮游动物的渔产潜力

7.3.3 底栖动物的渔产潜力

7.3.4 有机碎屑的渔产潜力

7.4 鲢、鳙理论放养量的理论推算

7.5 讨论与建议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长荡湖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境内,地跨金坛、溧阳两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小型浅水湖泊之一。随着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对长荡湖水体影响日益增强。近十几年来,长荡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生态稳态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此外,长荡湖作为金坛、溧阳市的战略水源地,其生态环境的优劣、水质健康状态的好坏,都关系到两市经济的可持续。本研究旨在对长荡湖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同时天然饵料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适的放养计划。以期为长荡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合理建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本次生态环境调查结果显示,长荡湖各采样点TP的平均单项污染指数为1.64,TN平均单项污染指数为2.64。各采样点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范围为53.17-63.79,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9.03。综合考虑水体N、P含量及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认为,长荡湖水域水质未达到Ⅲ类水质的功能标准,水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
  2.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61属96种。其中绿藻门40种,硅藻门21种,蓝藻门20种,裸藻门9种,隐藻门3种,甲藻门2种,金藻门1种,优势种共11种。浮游植物密度为4.09×106-2.82×107 ind./L,平均密度为1.61×107 ind./L。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区间为2.82-15.13 mg/L,平均生物量为6.92 mg/L。浮游植物香农-威纳指数范围为3.80-4.75,均值为4.34;均匀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66_0.84,均值为0.76;丰富度指数变动范围为1.92-2.75,均值为2.30。综合三项评价指数认为,长荡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良好。
  3.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4门26属42种,其中轮虫16种,原生动物15种,桡足类7种,枝角类4种。密度变化范围为4.00×103-3.86×104 ind./L,平均密度为8.84×103 ind./L,生物量变化区间为0.37-2.69 mg/L,平均生物量为1.13 mg/L。香农-威纳指数变化范围为1.05-2.49,平均值为2.03;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00.71,平均值为0.65;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41-0.90,平均值为0.64。底栖动物共4类12种,密度变化范围为40.00-720.00 ind./m2,平均密度为175.39 ind./m2,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12-12.37 g/m2,平均生物量为2.09 g/m2。
  4.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共获鱼类17种,隶属于3目3科14属,鱼类中鲤形目鱼类占据绝对优势。优势种类共5种,分别为鲢、刀鲚、似鳊、鳊和鲫。渔获群落丰富度指数(R)大小为2.57,信息指数(H')为1.90,优势度指数(D)为0.21,均匀度指数(E)为0.67,综合4项多样性指数评价认为长荡湖渔获群落结构多样性较为单一。
  5.经理论推算,目前长荡湖浮游植物渔产潜力约为1146.99吨,浮游动物渔产潜力约为842.84吨,大型底栖动物渔产潜力约为44.41吨,有机碎屑的渔产潜力约为994.92吨,总渔产潜力约3030吨。若放养鱼苗按0.1Kg规格计,推算的鲢、鳙理论放养量分别为102万尾和75万尾,放养比例接近4∶3。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