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网格化数字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h】

基于GIS的网格化数字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城市网格化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数字社区的研究现状

1.2.3 网格化数字社区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技术研究

2.1 数字社区

2.1.1 社区的概念

2.1.2 数字社区的概念

2.2 网格化数字社区管理

2.2.1 网格

2.2.2 网格化管理

2.2.3 社区网格化管理

2.2.4 传统社区与网格化数字社区的区别

2.3.1 GIS及其二次开发方式

2.3.2 地理网格划分技术

2.3.3 地理网格编码技术

2.3.4 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技术

2.3.5 数据访问技术

第三章 网格化数字社区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3.1.1 系统的建设目标

3.1.2 系统的建设原则

3.2.1 系统需求分析

3.2.2 用户需求分析

3.3 系统结构设计

3.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4.1 社区基础管理功能

3.4.2 网格拓展功能

3.4.3 GIS基础功能

3.4.4 系统基础功能

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的逻辑分析与构建

4.1 数据库的建库原则

4.2 数据的获取与存储

4.2.1 数据的获取

4.2.2 数据的存储

4.3.1 数据库结构设计

4.3.2 基础数据库的设计

4.3.3 单元网格数据库设计

4.4 数据库的更新机制

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5.2 系统项目区域简介

5.3 统一用户授权登录和系统主界面设计

5.4 网格化数字社区管理功能

5.4.1 人口信息管理

5.4.2 业主迁出信息管理

5.4.3 房屋信息管理

5.5 网格拓展功能

5.5.1 网格号查询

5.5.2 公共设施查询

5.5.3 民政服务查询功能

5.6 GIS基础功能的实现

5.6.1 视图浏览功能

5.6.2 鹰眼功能的实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主要的生活空间,增强社区服务质量,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以及构建和谐社区是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社区人口不断增大,庞大的流动人口基数对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和社区服务水平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在社区层面不断聚集。在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中存在着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管理模式粗放以及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的弊端,这些弊端均无法满足人们对城市社区公共管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在前人对数字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基础上,整合了城市网格化管理技术和社区管理理念的相关研究结果,对数字社区管理技术,城市网格化管理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本系统开发所需要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系统所需的社区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包括网格化分技术与地理编码技术;并且从需求分析、系统数据库构建、系统编码实现、系统测试各个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论述。
  系统以组件式GIS二次开发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为依托,在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tio2010中嵌入ArcGIS Engine10.0组件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开发语言使用目前流行的C#,并使用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2010存储与管理相关的空间、属性数据,整合社区范围内的全部资源,通过资源信息数字化、信息化,最终实现社区的数字化管理。最后,在论文中展示了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公共设施部件信息查询、社区基础信息登记、查询分析、空间分析等功能,实现对社区的空间信息、数据信息以地图、图表、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网格化管理理念引入到社区的日常事务管理,打破了社区的传统“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共享,从而实现主动管理和综合治理,大大提高社区运转速度、管理和服务水平。系统对社区人口、房屋信息等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使得社区人口信息的管理更为系统、直观、操作更为简单。对所属社区的民政服务、社会保障服务进行子系统设计,实现了对社区人口信息的实时监控,使得管理更为高效与人性化。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对系统进行了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可执行能力。实践证明,本系统能够满足社区管理工作的日常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