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以拍拍贷网络借贷平台为例
【6h】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以拍拍贷网络借贷平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定量分析法

1.3.3 比较分析法

1.3.4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1.6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形成因素的研究

2.2 P2P网贷风险的控制研究

2.2.1 关于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控制

2.2.2 法律风险的控制

2.2.3 建立社会网络控制风险

2.2.4 将借贷平台的收益与投资风险挂钩

2.2.5 风险的经济模型分析及案例研究

2.3 国内外文献总结

第三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及特点

3.1 我国P2P行业发展概况

3.2 我国P2P行业发展的特点

3.2.1 新增平台增速放缓、实力增强

3.2.2 P2P行业区域发展不均衡

3.2.3 P2P行业收益率走低

3.2.4 问题平台频现

第四章 拍拍贷案例分析

4.1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简介

4.2.1 基于交易量的分析

4.2.2 基于借款规模的分析

4.2.3 基于贷款余额的分析

4.2.4 基于资金净流入的分析

4.2.5 基于满标用时的分析

4.2.6 基于利率的分析

4.2.7 基于平均借款期限的分析

4.2.8 基于未来资金流出及还款金额的分析

4.3.1 经济环境的风险分析

4.3.2 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4.3.3 技术支持风险分析

4.3.4 市场风险分析

4.3.5 运营风险分析

4.3.6 法律风险分析

4.4 拍拍贷的风险小结

第五章 同业风险控制对拍拍贷的启发

5.1.1 国外P2P网络借贷服务行业现状

5.1.2 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的经验

5.1.3 国外P2P平台给拍拍贷的启发

5.2 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控经验

5.2.1 国资系网络借贷平台的经验

5.2.2 银行系网络借贷平台的经验

5.2.3 上市公司系网络借贷平台的经验

5.2.4 风投系、民营系网络借贷平台的经验

第六章 关于拍拍贷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的建议

6.1 建立完善的征信制度

6.2 健全赔付机制

6.3 提高平台开放度

6.4 建立合适的资金托管与担保机制

6.5 培养潜在客户,远离“资产荒”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7年7月拍拍贷网络借贷平台的创建标志着P2P网络借贷模式(peer-to-peerlending)正式引入我国。2007年-2016年,P2P平台作为网络借贷的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借贷业务在我国市场迅速拓展。
  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至今,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法律法规的介入不久前才拉开序幕。长期的自由发展使得各平台规模、经营方式、风控标准和经营效益的差别显著,平台倒闭、失联、跑路、提现困难等现象屡见不鲜。在P2P网贷模式中,借贷双方的直接信息交流,开放式的平台建设以及缺乏透明度的资金流去向都在一定程度给其发展带来了的风险。而在实践中P2P网贷运营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涉及法律或者社会道德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P2P网贷的行业概况、行业风险和行业监管等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2014年4月我国相关部门提出了网贷行业必须遵守的四条红线;2014年9月网贷行业十大监管原则出台;2015年1月相关部门又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八项建议。2015年7月18日我国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被誉为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法”。不难发现我国有关部门对网贷行业的风险监管方向越来越明确,细节越来越丰富。为了对我国P2P网贷平台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做出一点贡献,笔者选取了我国P2P市场中的主流平台拍拍贷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简要介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P2P网贷的风险提示及行业自律状况。包括收益率走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平台频现等几个特点。
  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国P2P行业现状及特点,本文选取了主流平台中的拍拍贷进行案例分析,对拍拍贷的现状及其风险进行了评估与分析。
  然后,笔者介绍了国外网贷的现状和主要运营模式,并从我国网国资系、银行系、上市公司系、风投系和民营系五类网络借贷平台的每类中选取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平台,分析其成功经验,对拍拍贷风险管理模式的完善提出建议。
  最后,本文根据前文对国内外的平台管理经验,从建立完善的征信制度、健全赔付制度、提高平台开放度、建立合适的资金托管与担保机制,以及培养潜在客户,远离“资产荒”等五个方面为拍拍贷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控制提出一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