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京市公园及广场秋色叶植物调查及其变色周期
【6h】

南京市公园及广场秋色叶植物调查及其变色周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相关概念

1.2.1彩叶植物

1.2.2彩叶植物的分类

1.2.3植物的色彩

1.2.4色彩心理学

1.3国内外彩叶植物的发展现状

1.3.1国内彩叶植物发展现状

1.3.2国外彩叶植物发展现状

1.4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研究目的

1.4.2研究意义

1.5研究方法

1.5.1调研方法

第二章南京市公园及广场秋色叶植物种类与配置的调查

2.1研究对象

2.1.1南京城市概况

2.2调查时间与样地

2.3南京市公园及广场秋色叶植物配置实例分析

2.3.1规则式配置

2.4.2自然式配置

2.4.3混合式配置

第三章南京市公园及广场中秋色叶植物的群落特征

3.1调查研究方法

3.1.1调查方法

3.2调查结果与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3.2.1七桥瓮湿地公园

3.2.2和平公园

3.2.3清凉山公园

3.2.4吉林公园

3.2.5汉中门广场

3.3彩叶树种群落类型

3.3.1七桥瓮湿地公园

3.3.2和平公园

3.3.3清凉山公园

3.3.4古林公园

3.3.5汉中门广场

第四章南京市公园及广场中秋色叶植物的观赏特性

4.1变色时序

4.1.1七桥瓮湿地公园

4.1.2和平公园

4.1.3清凉山公园

4.1.4古林公园

4.1.5汉中门广场

4.1.6小结

4.2变色周期

4.2.1七桥瓮湿地公园

4.2.2和平公园

4.2.3清凉山公园

4.2.4古林公园

4.2.5汉中门广场

4.2.6小结

4.3影响秋色叶树种观赏周期的因素

4.3.1人为因素

4.3.2自然因素

4.4秋色叶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4.4.2秋色叶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体系

4.4.2评价因子的确定和一致性检测

4.4.3秋色叶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

4.4.4小结

第五章总结与讨论

5.1总结

5.2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众多的城市基础设施中,植物作为仅有的具有生命的材料,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中植物叶片的色彩与花卉并重,更有甚者,植物叶片叶色的发挥的作用大于花卉,成为植物景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植物叶色景观中,秋色叶景观历来备受关注,如遍布枫香和鸡爪槭的南京栖霞山,漫山遍野黄栌的北京香山,都已经成为市民出行的必选目的地之一。因而对秋色叶植物特性的做更加深入了解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通过对南京市主要公园和广场的秋色叶植物进行跟踪观察调研,立足于植被生态学,从秋色叶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数量特征、秋色叶植物的变色时序和变色周期等多个维度对南京市主要公园及广场的秋色叶植物进行植物生态学分析。在综合景观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学理论的前提下,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秋色叶植物群落的生态性、植物配置和营造的景观环境三个评价指标下的9个单个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中选取七桥瓮湿地公园、和平公园、清凉山公园、古林公园和汉中门广场作为调研对象,共涉及26个样地,通过对调研资料整理分析发现: (1)在调研样地中,涉及到的秋色叶植物共有36种,属21科30属,其中乔木有35种,灌木仅有1种。其中蔷薇科(6种)和榆科(5种)的植物占比较大,分别占秋色叶植物总数的17.1%和14.3%。 (2)66.7%的南京市主要公园和广场秋色叶植物的最佳观赏期时长在5-15天,观赏周期时长排名前五位的植物为:水杉(52)、大果榉(52)、大叶榉(43)、池杉(39)、七叶树(38);出现频率的前五位植物为:朴树(11)、银杏(09)、鸡爪槭(09)、大叶榉(06)、黄连木(06)。 (3)南京的秋色叶植物大都在10月17日(最低温17℃)前开始了色叶变化,而进入迅速的色叶变化阶段则大致分为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在10月27日(最低温8℃)前后,第二个阶段则是在11月06日(最低温6℃)前后,而完成色叶变化基本上是在11月20(最低温-2℃)日前后,在12月6日(最低温2℃)前后完成了整个色叶周期变化,稍有不同者也大都在12月底前后结束了变色周期。 (4)在调研样地中,综合评价值排名前五位的是古林公园22#、七桥瓮6#、清凉山15#、清凉山12#、汉中门广场24#,其共同点是,群落结构丰富,秋色叶植物占比较大,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能够将所处场地的场地精神完美的表达,且具有较长的观赏期,无论是远距离观看还是近距离欣赏,其秋色叶景观都能够带给观看者不一样的美。 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对南京市主要公园和广场的秋色叶植物景观进行一个模糊的认识和评价,南京主要公园和广场的秋色叶景观总体呈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常见的秋色叶植物种类丰富。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南京现有秋色叶植物景观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在研究中发现的不足之处也能为后来的研究人员作前车之鉴,研究的结果希望能够对园林建设者提供部分帮助,也希望能够有助于市民安排相关秋色叶观赏的出行计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