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梨园两种生草模式下不同种类生草培肥效果评价
【6h】

梨园两种生草模式下不同种类生草培肥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文献综述

1.2生草栽培对土壤的影响

1.3生草栽培对果树的影响

1.4生草栽培草种选择的原则和适宜的草种

2研究目的与意义

3.1研究内容

3.2技术路线

第二章全园生草模式下不同种类生草培肥效果评价

1.1试验地概况

1.2试验设计

1.3测定指标

1.4测定方法

1.5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种类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2不同种类生草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讨论

4本章小结

第三章行间生草模式下不同种类生草培肥效果评价

1.1试验地概况

1.2试验设计

1.3样品采集与测定

1.4测定方法

1.5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2.1行间生草梨园不同种类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2行间生草梨园不同种类生草对微生物和蚯蚓数量的影响

2.3行间生草梨园不同种类生草对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3讨论

3.1行间生草梨园不同种类生草对土壤养分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2行间生草梨园不同种类生草对微生物和蚯蚓数量的影响

4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果园生草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果园管理制度,包括不同的生草方式和生草种类。果园生草对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改善果园小气候均有影响,本论文在句容和高淳的不同生草模式的梨园选取不同草种研究其对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养分归还量。主要结果如下: 1、全园生草模式下,生草提高了梨园土壤的有机碳、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其中黑麦草处理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自然生草和毛叶苕子降低了土壤速效磷含量;黑麦草和毛叶苕子处理的鲜草重、干草重、N、P2O5、K2O养分的还田量、碱解氮、有机碳、速效钾含量均高于自然生草,其中黑麦草的钾素归还量最高,毛叶苕子次之,因此,黑麦草和毛叶苕子有很高的养分归还能力,且禾本科的黑麦草比豆科的毛叶苕子更佳。黑麦草处理的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最多,而毛叶苕子处理的放线菌数量最多,因此,黑麦草和毛叶苕子处理对于提高梨园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和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比自然生草的效果更好。 2、行间生草模式下,生草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黑麦草处理提高程度最高。黑麦草和毛叶苕子的N乖P2O5的归还量均显著高于鼠茅草,其中黑麦草和毛叶苕子的N归还量比鼠茅草平均高出1.15倍,黑麦草处理的K2O还田量最高,约是毛叶苕子和鼠茅草的1.7倍。黑麦草和毛叶苕子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和缓效钾含量,黑麦草和鼠茅草处理对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提高效果较好,黑麦草处理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的增加效果最显著;各生草处理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均表现为成熟期最高,其中黑麦草处理对细菌数量影响最明显,是鼠茅草处理的3.33倍;在梨幼果期和成熟期,黑麦草处理的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毛叶苕子,是毛叶苕子处理的1.7倍;采收后,鼠茅草处理的放线菌数量最高。黑麦草处理的土壤中蚯蚓数量最多,约为毛叶苕子的2倍,鼠茅草处理下几乎没有蚯蚓。各处理的挂果数和亩产量均表现为黑麦草>毛叶苕子>鼠茅草,各处理的纵横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的差异不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两种模式而言,行间生草更有利于梨树对土壤、空间的充分利用;对于不同草种而言,黑麦草和毛叶苕子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氮磷钾养分的归还及土壤速效养分的提高和微生物数量增加,并有利于蚯蚓的增殖,其中黑麦草在各种指标上均显示出较强的优势。

著录项

  • 作者

    龚雪;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彩霞;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果树园艺;
  • 关键词

    梨园; 模式; 种类; 培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