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治理视野下中国民间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
【6h】

地方治理视野下中国民间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1.3民间组织、地方治理的念界定

1.3.1当代中国民间组织的界定

1.3.2地方治理理论概述

1.4研究视角的选择

1.4.1从民间团体的出发视角

1.4.2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的视角

1.4.3客观视角

2.当代中国转型期的地方治理变革各级政府向民间组织的分权

2.1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权力分派和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

2.1.1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权力分派

2.1.2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

2.2各级地方政府权力的下放

2.2.1地方政府对民间组织的培育

2.2.2政府大幅度放权

2.2.3地方政府开始转变职能

3、当代中国民间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基本构架

3.1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管理

3.1.1社会组织类型是工会和城市社区居委会。它们都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组建的。

3.1.2民间组织类型是协会、商会和官办民间组织。

3.1.3组织类型是草根民间组织和各类非正式组织

3.1.4宗教组织

3.1.5社会组织类型是政治反对组织

3.2民间组织对待政府的策略

3.2.1自身合法化

3.2.2利用国家权威或者政府行政网络来实现自己的组织目标

3.2.3影响政府

3.2.4监督批评政府

4、地方治理中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

4.1基础理论与设计

4.1.1民间组织与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项目中的合作。

4.1.2民间组织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博弈

4.2民间组织与政府互动的典型模式——以温州民间商会为例

5、地方善治——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和谐的目标

5.1从政府角度的分析

5.1.1构建多中心的治理结构口

5.1.2充分的制度供给

5.2从民间组织角度的分析

5.2.1自身价值的认定

5.2.2解决法律困境的途径——获得法律地位并保持独立与信念伦理的作用。

5.2.3参与式发展——民间组织社会基础的建立

5.2.4制度建设与组织成本——民间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当代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社会的转型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各级政府正在逐渐的将权力下放给地方和社会,希望利用地方自主和民间自治的力量构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力量正在迅速成长,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民间组织的兴起。中国民间组织在十余年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组织或参与了包括慈善救济,环境保护,企业互助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治理过程。但由于传统统治思维的影响,政府仍然是主导治理过程的主体。在微观层面上,中国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主要表现在对当代中国地方治理项目的参与上。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或者获得地方政府的许可参与治理地方公共事务。中国民间组织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在合法合理的框架下参与地方治理,同时,地方政府也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治理主体的封闭性结构,形成开放性的多中心的网络化的治理结构,进行充分的制度供给,在现行体制框架内融入民间组织进行参政议政。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地方治理绩效才能达到最大化,实现地方善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