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用控股权溢价对合并理论的改进
【6h】

运用控股权溢价对合并理论的改进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研究对象及意义

1.2研究思路和方法

1.3相关概念说明

2合并报表理论分析

2.1国内外合并理论概述

2.1.1母公司理论

2.1.2实体理论

2.1.3当代理论

2.1.4所有权理论

2.1.5公共理论

2.1.6控制者服务论

2.2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下合并报表主要项目构成分析

2.2.1三大合并报表理论的比较分析

2.2.2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下合并报表主要项目构成分析

2.3合并报表理论的共有缺陷

3控股权溢价理论分析

3.1控股权溢价的定义

3.2控股权溢价的价值来源

3.2.1控制权收益

3.2.2控制权收益存在性的实证检验

3.3控股权溢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企业规模特征

3.3.2企业业绩特征

3.3.3企业股本特征

3.3.4并购交易特征

3.3.5其他

3.4控股权溢价的度量

3.4.1控股权溢价的度量概述

3.4.2控股权溢价度量的新途径

3.5国内学者对控股权溢价理论研究的现状

4控股权溢价的特性分析

4.1进行控股权溢价特性分析的意义

4.2控股权溢价特性的理论预期

4.3控股权溢价特性的实证分析

4.3.1样本选择

4.3.2数据变换及模型选择

4.3.3参数估计及检验

4.3.4控股权溢价特性的实证检验

5控股权溢价理论与合并报表理论的结合及案例分析

5.1并购价差的实质构成分析

5.2运用控股权溢价对合并理论的改进

5.3运用控股权溢价对合并理论进行改进的案例分析

5.3.1案例选取

5.3.2控股权溢价的计算

5.3.3运用控股权溢价理论改进后的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6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资源整合、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我国企业并购交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并购交易在不同领域以独特的交易方式和行业影响力影响和重新塑造着中国产业的新格局。在另一方面,财政部等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推出和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行业制度与规定,进一步规范企业并购过程的会计处理,使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更加合理化。总体而言,这些制度与规范的制定基本上是以现行的三大合并理论(即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当代理论)为基础的。本文正是从合并报表编制的基础理论出发,通过深入剖析发现,三大合并报表理论在对合并商誉进行会计确认时存在着共同的缺陷,从而影响了整个合并报表编制的合理性。 作者通过对控股权溢价理论的研究发现,与合并会计报表中对合并商誉的确认处理一样,控股权溢价也是对股权转让金额的关注,这引起作者对合并报表理论与控股权溢价理论之间存在交叉影响的猜测。作者首先从涵义、价值来源、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了对控股权溢价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度量控股权溢价的新途径,并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控股权溢价随持股比例变动的特性。最后,作者通过对并购价差的实质构成分析,明确区分了构成股权转让价格的各个部分,剔除了控股权溢价对合并商誉的影响,实现了对合并会计报表的改进,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改进后合并会计报表的应用作了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