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新型自动机后坐力分析
【6h】

某新型自动机后坐力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转膛自动机发展情况

1.2.2 减后坐力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该新型自动机结构原理及模型建立

2.1 自动机总体结构分析

2.2 进弹机构

2.2.1 进弹机

2.3 输弹机构

2.4 转膛机构

2.5 缓冲装置

2.6 本章小结

3 内弹道压力计算

3.1 有喷口装置时的内弹道特性分析

3.1.1 基本假设

3.1.2 内弹道方程组

3.2 膛内各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

3.2.1 基本假设

3.2.2 膛内各压力的计算

3.3 内弹道参数计算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无喷口装置条件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4.1 ADAMS软件理论基础

4.1.1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

4.2 建立自动机虚拟样机

4.2.1 简化原则及其基本假设

4.2.2 自动机虚拟样机输入

4.2.3 系统添加约束

4.2.4 模型载荷的加载

4.3 无喷口装置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4.3.1 系统运动特性分析

4.3.2 系统力学特性分析

4.3.3 单发与连发射击下的后坐力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有喷口装置条件下动力学仿真分析

5.1 最高膛压328MPa喷口装置打开条件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5.1.1 后坐特性分析

5.1.2 有无喷口装置条件下的关键参数对比

5.2 膛压170MPa喷口装置打开条件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5.2.1 坐特性分析

5.2.2 有无喷口装置条件下的关键参数对比

5.3 膛压140MPa喷口装置打开条件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5.3.1 后坐特性分析

5.3.2 有无喷口装置条件下的关键参数对比

5.4 结果参数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射频对该新型自动机的影响

6.1 射频200发/分时的后坐特性分析

6.1.1 有无喷口装置条件下的后坐特性及参数对比

6.2 射频400发/分时的后坐特性分析

6.2.1 有无喷口装置条件下的后坐特性及参数对比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某“十二五”国家项目为背景,以某新型转膛自动机为研究对象,应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该新型自动机的后坐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在内弹道理论的基础上以相关假设为前提,并建立该新型自动机在有无喷口装置条件下的压力求解数学模型。通过Matlab编程软件对建立的内弹道方程组进行相应的数值计算,得到内弹道期间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该新型自动机三维实体模型,对重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了相关阐述。运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在ADAMS仿真软件中建立该新型自动机的动力学模型,合理的设置仿真参数,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运动过程的主要性能曲线以及大量数据,通过对比有无喷口装置两种条件下的后坐特性,得到减后坐较为合理方案。最后在不同射频下的前提下,对该新型自动机在有无喷口装置两种条件下的后坐特性进行分析,重点对比了两种情况下的后坐速度、后坐位移和后坐力在不同射频下的变化规律。
  本文研究方法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转膛自动机在减后坐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陈继芹;

  •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 学科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茂森;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J303.3;
  • 关键词

    自动机; 后坐力分析; 仿真软件; 喷口装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