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氨基-2-氟环丙烷的合成研究
【6h】

1-氨基-2-氟环丙烷的合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概述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喹诺酮类抗菌药简介

1.1.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2 西他沙星简介

1.2.1 西他沙星的化学结构

1.2.2 西他沙星的应用价值

1.3 西他沙星的合成简介

1.3.1 西他沙星合成方法

1.3.2 中间体(S)-7-氨基-5-氮杂螺[2.4]庚烷合成简介

1.3.3 西他沙星中间体(1R,2S)-1-氨基-2-氟环丙烷合成简介

1.3.4(1R,2S)-1-氨基-2-氟环丙烷合成方法总结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条件

2.1.1 实验仪器

2.1.2 分析仪器

2.1.4 实验试剂

2.1.3 色谱分离

2.2 合成路线一:过渡金属催化环丙烷化

2.2.1 1-氟-1-氯乙烯的合成

2.2.2 重氮乙酸乙酯的合成

2.2.3 催化剂的合成

2.2.4 2-氯-2-氟环丙甲酸乙酯的合成

2.2.5 小结

2.3 合成路线二:相转移催化环丙烷化

2.3.1 烯丙基苄基醚的合成

2.3.2 2-溴-2-氟-1-苄氧甲基环丙烷的合成

2.3.3 2-溴-2-氟-1-羟甲基环丙烷的合成

2.3.4 2-氟-1-羟甲基环丙烷的合成

2.3.5 路线的改进

2.3.6 2-溴-2-氟环丙烷甲酸的合成

2.3.7 小结

3.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烯丙基苄基醚的机理与工艺

3.1.1 合成机理推测

3.1.2 合成工艺优化

3.2 合成2-溴-2-氟1-苄氧甲基环丙烷的机理与工艺讨论

3.2.1 合成机理推测

3.2.2 合成工艺优化

3.3 合成2-溴-2-氟-1-羟甲基环丙烷机理与工艺讨论

3.3.1 合成机理推断

3.3.2 合成工艺优化

3.4 合成2-溴-2-氟环丙烷甲酸机理与工艺讨论

3.4.1 合成机理推断

3.4.2 合成工艺优化

3.5 关于手性拆分

4 总结

4.1 结论

4.2 课题展望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4.2.1 课题展望

4.2.2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西他沙星(Sitafloxacin)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拥有优异的广谱抗菌活性,且毒副作用较小。西他沙星的化学结构中包含了一个cis-2-氟环丙烷特征基团,这正是其拥有良好药理学特性和较低的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此特征基团的引入需合成(1R,2S)-1-氨基-2-氟环丙烷,为其探索一种经济的,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方法是此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简要介绍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以及(1R,2S)-1-氨基-2-氟环丙烷的合成路线,通过总结各路线的优缺点,设计并探索了两种合成方法:方法一,制备1-氯-1-氟乙烯,并与重氮乙酸乙酯经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环丙烷化;方法二,以烯丙醇为原料制备烯丙基苄基醚,并与二溴氟甲烷在相转移催化反应条件下环丙烷化。实验发现方法一环丙烷化时反应较少,主要发生了重氮乙酸乙酯自身的偶联反应;方法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可行性路线。以烯丙醇为原料,引入苄基保护基制得烯丙基苄基醚,再经环丙烷化反应得到2-溴-2-氟-1-苄氧甲基环丙烷,然后经催化氢解制得2-溴-2-氟-1-羟甲基环丙烷,最后经高锰酸钾氧化制得2-溴-2-氟环丙烷甲酸,总收率42.2%。实验中对各步骤合成方法及合成工艺进行选择和优化,结果为:选择以苄基作为羟基保护基,确定反应投料比为n(烯丙醇)∶n(氯化苄)=2.5∶1、反应温度65℃,收率98.5%;环丙烷化反应选择以二氯甲烷作为有机相,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在4~6℃反应,确定反应投料比为n(烯丙基苄基醚)∶n(二溴氟甲烷)=1.0∶1.2,收率51.3%;脱苄基反应选择了钯碳催化氢解的方法并确定了氢气的合适压力为1.5Mpa,收率98.2%;氧化反应时,选择以高锰酸钾作为氧化试剂在45℃的碱性条件下反应,收率85.1%。各中间体及产物经IR、MS、GC-MS、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确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