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高频交易数据的创业板投资者风险态度实证研究
【6h】

基于高频交易数据的创业板投资者风险态度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概述

1.2.1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思想萌芽

1.2.2 金融市场徽观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

1.2.3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国内研宄状况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证券市场风险及投资者风险态度衡量指标分析

2.1 证券市场风险衡量指标

2.1.1 证券市场风险的概述

2.1.2 证券市场风险的衡量指标的选取

2.2 证券市场投资者风险态度衡量指标

2.2.1 证券市场投资者概述

2.2.2 投资者风险态度的衡量指标的选取

3 创业板市场的基本情况与交易规则

3.1 创业板市场的基本情况

3.2 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

3.2.1 交易市场

3.2.2 证券买卖

3.3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不同之处

4 研究假设及模型选择

4.1 研究假设

4.2 基础模型

4.3 模型的运用

4.4 数据处理过程

4.4.1 数据选取

4.4.2 数据分组及数据预处理

5 创业板投资者风险态度的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结果

5.1.1 样本股票的的描述性统计:成交笔数、波动率及波动差分

5.1.2 样本股票数据宽度描述性统计:绝对价差、有效报价价差

5.1.3 样本股票数据深度描述性统计:委托量、成交量

5.2 宽度、深度与收益波动及波动差分关系的分析

5.2.1 宽度、深度与股票收益波动的关系

5.2.2 宽度、深度与股票收益波动差分的关系

5.3 价差所含风险因素与收益波动及波动差分关系的分析

5.3.1 价差所含风险因素与股票收益波动水平的关系

5.3.2 价差所含风险因素与股票收益波动差分的关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完善我国创业板的对策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我国创业板于2009年10月正式开板,是组成中国多层次、多级别资本市场的一块十分重要的拼图,其开创的主要目的是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提供融资路径和发展平台。创业板是一个准入条件较低、风险在整个资本市场中较大、同时监管较为严格的股票市场,进一步说,它是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所在发展过程中能选择的另一种方式。股价波动较为明显的特征会对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形成的风险态度以及他们所采取的投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使得我们明确创业板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同时为创业板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根据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的30只创业板股票的分笔高频交易数据,对买卖报价价差、有效报价价差、成交深度、市场深度与股票收益的波动以及波动的差分的相互关系进行描述性统计,同时运用LSB价差分解模型将买卖报价价差分解为逆向选择成本、指令处理成本以及指令持续成本,实证研究分解后的买卖报价价差与股票价格的波动以及波动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较为全面的分析创业板投资者的风险态度。
  本文不从投资者个人理性出发,而是基于所有交易者形成的限价指令簿的基本特征——买卖价差和深度,探讨这两者如何随股票收益的波动及波动的差分这样的的风险环境变化而变化。
  文章结论如下:买卖报价价差和成交深度与股票价格的波动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市场深度与股票价格的波动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股票价格波动的变化在上升时买卖报价价差和成交深度在一定的程度上扩大,而股票价格变化在下降时,买卖报价价差及成交深度变化不大。逆向选择成本以及指令持续成本的变化与股票价格的波动呈负相关,指令处理成本的变化与波动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风险在变化的过程中,股票价格的波动和将该波动进行差分之后的这两个指标均是股票市场风险的较好衡量指标;并最终对创业板的完善和进一步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