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展示空间的语义化设计以博物馆展览空间为例
【6h】

展示空间的语义化设计以博物馆展览空间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源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对象界定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博物馆展示空间研究综述

1.3.2 国内博物馆展示空间研究综述

1.4 课题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的提出与展示空间环境评价

2.1 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的提出

2.1.1 语义学的概念及其对设计的启示性

2.1.2 空间语境的概念及其发展

2.1.3 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的提出

2.2 展示空间语境的艺术文化特征

2.2.1 艺术语境与原境、意象的辨析

2.2.2 展览与策展人

2.2.3 空间语境构建的形式要素

2.3 展示环境与观众体验

2.3.1 展陈布局与参观动线

2.3.2 展览空间尺度与人物行为活动特征

2.3.3 空间人性化尺度控制

2.4 语义分析法在展示空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2.4.1 语义分析法概述

2.4.2 研究对象概况

2.4.3 调查问卷设计分析

2.4.4 展示空间环境分析

2.4.5 空间环境评价对展示设计的启示性

2.5 小结

3 博物馆展示环境发展与空间语境表达

3.1 展示环境的复杂性发展

3.1.1 空间格局的变化

3.1.2 当代展示空间功能的拓展

3.2 展品类型与展示空间设计特征

3.2.1 展品与博物馆分类

3.2.2 展示空间新特征趋势

3.2.3 中性化空间的弱化与消解

3.2.4 表现型空间的突出与强调

3.3 基于当代展示空间形态软化趋势下语境构建的转变

3.3.1 可变性趋势与空间语境构建

3.3.2 动态化趋势与空间语境构建

3.4 基于光视空间整合设计原则的空间语境构建

3.4.1 空间界定的消隐与氛围营造

3.4.2 利用自然光渲染空间情感

3.5 小结

4 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思维模式

4.1 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程序

4.2 中性化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

4.2.1 独立原境

4.2.2 超现实语境

4.3 表现型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

4.3.1 展示空间主题化设计

4.3.2 展示空间叙事性设计

4.3.3 展示空间情景化设计

4.4 小结

5 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实践解析

5.1 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定位分析

5.1.1 项目概述

5.1.2 展览主题来源

5.1.3 空间的主题设定

5.1.4 展品特征分析与展示需求

5.2 展示环境的规划

5.3 展示空间的情景表达

5.3.1 阐释与互动

5.3.3 展示空间情景的体验表现

5.4 构建空间语境的形式要素的表现

5.4.1 陈列装置

5.4.2 材质肌理

5.5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课题不足之处与后续发展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博物馆展示空间肩负着展品陈列和阐释的双重功能,与其他类型空间相比,更强调文化内涵的传递与表述,注重空间与时间、人物的互动关系。在当代博物馆建筑复杂化及展览活动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展示空间需要通过语义化设计中的思维模式与表现形式,构建出恰如其分的空间氛围,引导参观者身体、思想与环境的潜在互动。
  本论文以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为题,根据中西方对空间语境的研究,结合语义学的相关原理与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蒙太奇等艺术表现形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的内涵及特征,归纳出展示环境和空间语境两个设计维度,总结了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是以创造良好的陈列空间和展示环境、构建最佳的陈列方式和展示形象、实现和谐的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为最终目的。在此基础上采用语义分析法进行空间环境评价的实态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情感因子是最重要的评价尺度。通过对展品类型与展示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总结出当代展示空间的两种表达特征,中性化空间与表现型空间。基于这两种空间特征,分别探讨了展示空间语境构建的转变趋势与原则。
  在展示环境特征及空间语境构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中性化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的表达方式为独立原境与超现实语境,表现型展示空间语义化设计的思维方式则是主题化、叙事性与情景化。最后,结合设计实践,从主题定位、表现方式、情景表达与陈列应用四个层次进行阐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