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双工MIMO中继系统波束成形与检测算法的研究
【6h】

全双工MIMO中继系统波束成形与检测算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表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双工中继系统的发展过程

1.2.2 全双工中继系统研究现状

1.2.3 全双工中继系统的新热点

1.3 论文主要结构

2 全双工中继系统的基本原理

2.1 全双工MIMO中继系统模型

2.2 中继处理协议

2.2.1 译码转发

2.2.2 放大转发

2.2.3 编码协作

2.2.4 压缩转发

2.3 传输方向

2.4 自干扰消除

2.4.1 时域消除

2.4.2 空域抑制

2.4.3 时域与空域联合抑制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DF全双工MIMO中继系统迭代波束成形与低复杂度检测算法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3 经典的波束成形与检测算法

3.3.1 零空间投影波束成形

3.3.2 最小均方误差波束成形

3.3.3 迫零检测

3.3.4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3.3.5 最大似然检测

3.4 提出的中继端迭代波束成形算法

3.5 提出的低复杂度基于白化滤波的最大似然检测

3.5.1 提出的基于白化滤波的最大似然检测

3.5.2 提出的低复杂度最大似然检测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AF全双工MIMO中继系统高性能波束成形算法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3 中继端功率归一化

4.4 现有的组合波束成形算法

4.4.1 基于SVD的组合波束成形方案

4.4.2 基于SVD+ZF的组合波束成形方案

4.4.3 两种基于SVD+MMSE的组合波束成形方案

4.4.4 基于SVD+SLNR的组合波束成形方案

4.5 提出的高性能组合波束成形方案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列表

展开▼

摘要

全双工中继系统能够在相同频率和时间内,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与半双工中继相比成倍提高频谱效率。但是由于中继收发端之间存在着信号泄漏,产生了自干扰问题,自干扰使得中继系统性能严重恶化,因此,实现全双工技术的挑战在于如何有效管理全双工带来的自干扰。本文主要围绕译码转发以及放大转发协议下全双工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中继系统展开,重点对波束成形抑制干扰算法以及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一)针对译码转发全双工MIMO中继系统干扰抑制问题,为了更好地抑制干扰提高性能,提出了一种迭代波束成形结构(Iterative beamforming structure,IBS),该算法在中继站采用基于最大化信干噪比(Maximizing signal-to-interference-and-noiseratio,Max-SINR)接收波束成形来抑制中继端的自干扰以及最大化信泄噪比(Maximizing signal-to-leakage-plus-noise ratio,Max-SLNR)发射波束成形来减少中继发送端泄漏到中继接收端的信号。随后,针对抑制后存在的残余干扰,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白化滤波的最大似然检测器。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IBS算法性能明显优于现有的算法,而且提出的低复杂度检测器与传统最大似然检测器相比,显著的降低了复杂度,并提高了系统的误码性能。
  (二)针对放大转发的全双工MIMO中继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信息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组合波束成形方案,该组合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采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波束成形,而在中继站采用基于Max-SINR接收加Max-SLNR发射组合波束成形算法。随后在两者之间引入迭代结构,进一步优化波束成形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组合算法速率性能优于现有的波束成形组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