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中间层对钛-钢激光焊接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6h】

不同中间层对钛-钢激光焊接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钛合金与不锈钢焊接中存在的问题

1.2.1 物理性能差异带来的问题

1.2.2 化学性能差异带来的问题

1.3 钛合金与不锈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现状

1.3.1 熔化焊

1.3.2 钎焊

1.3.3 压力焊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设备、材料与方法

2.1 焊接试验设备

2.2 焊接材料及处理

2.3 试样制备与分析

2.3.1 金相试样的制备

2.3.2 金相试样的观察

2.3.3 显微硬度测试

2.3.4 拉伸试验

3 钒作为中间层的钛-钢激光焊接试验研究

3.1 纯钛与不锈钢同种材料激光焊接研究

3.1.1 工业纯钛TA2同种材料激光焊接

3.1.2 304不锈钢同种材料激光焊接

3.2 不加中间层的纯钛-不锈钢激光焊接研究

3.2.1 试样宏观形貌分析

3.2.2 试样断口分析

3.2.3 硬度测试

3.3 采用钒作为中间层的纯钛-不锈钢激光焊接

3.3.1 焊接试样宏观分析

3.3.2 焊缝微观形貌分析

3.3.3 硬度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铜作为中间层的钛-钢激光焊接试验研究

4.1 焊接试样宏观分析

4.2 焊缝微观形貌分析

4.2.1 0.3mm Cu作为中间层

4.2.2 0.5mm Cu作为中间层

4.2.3 0.7mm Cu作为中间层

4.3 硬度测试

4.4 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铜-钒复合层作为中间层的钛-钢激光焊接试验研究

5.1 焊接试样宏观分析

5.2 焊缝微观形貌分析

5.2.1 Fe-V-Cu-Ti接头激光单道焊

5.2.2 Fe-Cu-V-Ti接头激光单道焊

5.2.3 Fe-Cu-V-Ti接头激光双道焊

5.3 硬度测试

5.4 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结构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领域、电力工业中的一种重要结构,但是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属于异种金属焊接范畴,二者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质的差异导致焊接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避免二者形成脆硬的Ti-Fe金属间化合物。本文采用纯钛与304不锈钢作为焊接基体,首先研究了纯钛与不锈钢同种材料的焊接,探究合适的工艺参数,然后进行不加中间层的异种金属直接焊接,研究激光偏移量对焊缝成型的影响,发现激光焦点偏向于不锈钢侧0.5mm左右焊缝成型较好。
  接着进行了添加中间层的异种金属焊接,主要研究钒中间层、铜中间层、铜钒复合层对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当采用0.5mm V作为中间层时,由于钒与钛和铁的相容性均较好,钒中间层难以阻止Ti元素与Fe元素接触。焊缝中形成了较多的Ti-Fe金属间化合物,焊缝硬度最高值达到了946.5HV,极大地削弱了焊缝的韧性,在较小的应力下即发生开裂。采用铜中间层能获得较好接头,0.3mm Cu难以阻止Ti与Fe接触,焊缝中形成了Ti-Fe、Ti-Cu金属间化合物,强度仅为101.4 MPa;采用0.5mm Cu和0.7mm Cu作为中间层时,焊缝中形成了铜基固溶体,脆性相分散在固溶体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对焊缝的削弱。激光焦点位于不锈钢与铜片界面处时可以减少钛的熔化量,获得的接头强度较高,最高达192.4 MPa。
  当采用铜钒复合层形成Fe-Cu-V-Ti接头时,复合层能有效阻止Ti元素与Fe元素接触。采用单光束时焊缝中形成了铜基固溶体和钒基固溶体,Ti-Fe、Ti-Cu金属间化合物分散在固溶体中,接头强度为142.4 MPa。采用双光束焊接时形成了两道焊缝,第二道光束对第一道光束形成的焊缝进行了部分重熔。当第一道光束焦点位于钒-钛界面,第二道光束位于铜-钢界面时,获得接头强度达到201.9 MPa,采用相反的顺序获得的接头强度为189.1 MPa,断裂位置均位于钒钛界面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